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75章 小哥梅开二度?
“终于舍得回来了?”



沈锋看着一年多没见面的无聊君,这家伙往深山老林一钻就是与世隔绝,各种玩传统工艺,什么烧瓷、木工、竹雕、钓鱼……



现在油管粉丝破五百万,



都火到全世界了!



“没办法,进城处理点家事,下星期还回去。”无聊君摸摸鼻子,面对默默无闻支持自己的金主爸爸,有些不好意思道:“老板,这段时间……”



“继续玩你的。”沈锋摆摆手,霸气道:“让老外明白明白吗叫做传统工艺。”



无聊君涌起一阵感动,从进公司第一天,基本没有赚过钱。



别看在山里玩泥巴,每年原材料最少大几十万,加上各种杂七杂八,老板在自己身上最少砸上百万!



也是因为知遇之恩,才拼命要做出点成绩。



沈锋看出无聊君的心思,微微一笑也不说破,现在万利还差这点小钱?



别看几大主播在抖音快手叱咤风云,但真要拼油管,还是这家伙前途远大,谁让这两年传统工艺火出圈了呢?



去年被官方点名的李子柒不提,最近不用一根钉子、不用一滴胶水的华夏木匠阿木爷爷又火了。



63岁的爷爷用视频的形式展示如何徒手打造鲁班凳、苹果锁、木拱桥、会行走的小猪佩奇……



被称之为当代鲁班!



前段时间《一剪梅》在经过短视频创作改编后突然在国外爆红,什么spotify芬兰、瑞典、挪威榜上名列前三。



那一句自带bg的歌词“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变成海外社交平台的疯转元素。如此硬核强势的输出,怕是连原唱费玉清听了都要冒出一连串感叹号。



hat!



“阿木爷爷本名王德文,13岁就开始跟着木工师傅学习技艺。3年前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木工制作视频,觉得视频拍得不够细致,观众看了不容易学会,于是萌生了自己录视频展示传统工艺制作的想法。”



无聊君介绍道:“老爷子在儿子的帮助下,拍摄一系列关于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短视频,上传网络平台,结果在油管炸了。”



“订阅破百万,累积播放量两亿次,又向世界各地网友输出一波来自东方手工艺文化的力量。”



沈锋打开视频,不用胶水全用榫卯结构搭建的华夏馆……



给孙子制作的小猪佩奇玩具,不用电池就能让它动起来……



四十分徒手搭建一座桥……



老外都看傻了!



“三个月前,李子柒粉丝正式破千万。”无聊君感叹道:“对于国内的抖音快手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在国外……”



“被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转播的n订阅数目前才1020万,比李子柒的粉丝要少整整100万!”



沈锋又打开李子柒的主页,随随便便每条破五百万,千万也不稀罕。



平心而论虽然很多人质疑她在作秀……背后有专业团队……人设都是洗白的……



但能把传统文化强势输出给老外这一点,



不得不服!



“美国甚至还有一名李子柒的粉丝,按其视频风格,拍摄一段自制菜刀视频,并在刀背刻上她的名字,上演一出真实版的“给偶像寄菜刀”情节。”



无聊君笑道:“当然人红是非多全世界通用,前几日被网友疯狂吐槽的越南博主b?p trên ??nh ??i,就几乎照搬李子柒的视频风格。”



“视频中顶着同款造型,用过于相似的拍摄角度表现乡间生活。李子柒养狗她也养……李子柒重要人物是奶奶,她的视频中也有一个奶奶角色”



“被很多人骂是……”



“东施效颦!”



沈锋哈哈大笑,这可不是国内,你丫的公然抄袭?



“在反对的声音看来,他们觉得李子柒的视频是有团队包装制作的,过于美化,并不是真正的乡村生活。”



“还有人认为外国人之所以喜欢这种视频,是迎合对农村经济落后的刻板印象。”



“甚至文青认为网红视频与文艺作品有别,不应传达这种价值引导……”



无聊君满脸不屑道:“都是屁话!”



沈锋点点头,好容易有人愿意以短视频形式向世界各地的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吸引更多老外对华夏产生兴趣与好感,你丫的蹦出来装逼?



不仅有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制作,还有印染、笔墨纸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没有外文字幕,却能让外国友人在屏幕前静静欣赏。



既有输出又有接收,何尝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出?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后来也出来为李子柒打call,至少小姑娘作为一个被外国人喜爱的样本,能本事讲好华夏文化,让更多的人爱上她的生活,爱上华夏。



你行你上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