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三十四章 04年大事记
难得回国,林浩今年特别的蛋疼。



毕竟因为曾黎跟着院长去演出去了,自己只能带着布丁“独守空房”。



好在小猫咪着实可爱,林浩再次重拾拍摄技能,并且拿着dv拍起了“猫片”,又买了一堆杂七杂八的玩具



总之也还算丰富。



何况还是有很多朋友可以聚一聚,大家聊聊天。



算不得无聊。



而聊着聊着,就不免提起最近发生的事情——这几个月林浩不是在国外么?但是国内一点都不平静。



先说其中第一个直接影响到很多明星生活的,就还是那个《明星bigstar》,曝光了住在北京的一些明星所在的楼盘,其中不乏大牌明星。



张铁林、范彬彬、李亚鹏、孙悦、孙楠、黄晓明



好家伙,这可就炸锅了。



林浩当然也知道这件事情了,不过对他其实影响不大。因为虽然他也被曝光了,但只是象征意义上地曝光了他以前住的四合院,那个他已经蛮久没回去的地方。



至于现在和林浩住一起的曾黎,则根本不在曝光的榜单上。



为什么呢?



肯定不是因为跟不到车这件事情。



因为之前就说过,这个报纸背后还是有人的——出品方是光线,总裁王长田。对,就是那个光线传媒的,但现在还是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



所以可不是记者随便写他们就随便发,肯定还是要审核,也就要避开那种不能惹的。结果这个报纸自以为避开了硬茬子之后,就能肆无忌惮了。



然后呢?



冯小岗这种直接的在《天下无贼》发布会直接破口大骂,这边一群明星也已经奋起反抗了。



毕竟曝光人家家庭住址,真的触及了不少人的底线。



虽然对方狡辩说什么没有具体说几楼几号,就不算泄露隐私,但这特么还有区别?何况很多人都是住别墅的,你这地图上一标记就清清楚楚。



真的,有时候和这种人打交道多了,就特别讨厌这种狡辩的事情。不过这也算是这报纸也算是终于把自己给搞翻车了,基本上已经确定会被停掉。



当然,除了这些事情,也有好事。



咱们聊点大环境的好事。



比如就有报道说:



今年11月份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电影的主业收入已达到了36亿元,比2003年的22亿元增长了66。



更重要的是,2004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已经突破了10亿元,预计可以超过15亿元——毕竟年末还有两部大片《天下无贼》和《功夫》打擂台呢。



是不是觉得有点少?



放在现在,或许还不及一部电影的票房。但实际上,从1993年到2003年的10年间,国产电影票房始终没有超过10亿大关。



所以这其中既包括大片频出的导演们的努力,也包括各种类型电影的百花齐放,更是因为行业背后的繁荣。



看起来,政府连续调整电影产业政策,大大降低电影行业准入门槛,确实有益,也为社会资金、国外资金进入电影制作和放映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条件。



当然了,还有今年大家都在说的一个事情:



电影进入营销时代。



以前吧,大家只重视电影制作的部分,而忽略了营销,或者营销资金少得可怜。但04年,很多人意识到:电影不仅是制作出来的,而且也是营销出来的。



某种意义上讲,营销比制作还要重要。



“或许吧,但我不能同意这件事情。”



饭桌上,林浩端着酒杯有些无语,所以营销现在就开始了么?



他叹息了一声,道:“我知道现在这个年代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但说营销比制作还重要这件事情”



“真的,很多人会因此就走偏了。”



“那不能啊。”



拿着筷子的张芸疑惑:“如果到时只是吹得厉害,电影很垃圾,那导演以后做不做人了?”



“哈,不要脸的可多了去了。”



林浩撇撇嘴,自家公司的人,有时候还是想太少了:“现在的电影,大家靠名声说话,特别怕砸了自己的招牌,拉不到投资。但是以后这些人尝到了营销的甜头,发现能赚钱就能拿投资,那就到时候绝对是只要钱不要脸了。”



“这也太可怕了,到时候产业怎么发展?”她特惊讶。



胡远生也就搭话:“劣币驱逐良币吧?”



他几个月没见,瘦了些,毕竟还是《无名之辈》筹备的重要负责人,相当于是个制片主任。这相对于以前跟着林浩去海外,也是很辛苦的。



“差不多。”



林浩搁下筷子,道:“反正投资的资本在意的是赚钱,对电影产业他其实不关心的。所谓的这些啊,都是看着什么行业赚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