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931章 别样心思
阳求援。



并州的急报送至洛阳,曹叡大怒之下,又把毕轨的奏章给摔了。



中护军蒋济出列弹劾道:



“毕轨先有楼烦之败,后有不护并州之失,若是让其继续凭并州刺史,恐失士吏之望。”



“凡人材有长短,不可强成。轨文雅志意,自为美器。然非治政之才,更非领军之将。”



“不若让其入居显职,不毁其德,於国事实善。此安危之要,唯圣恩察之。”



建议把毕轨调回朝中,不让其任职地方。



曹叡本就因为浮华案对毕轨不满,闻言便问道:



“那并州刺史何人可任之?”



“以前并州有牵子经任护鲜卑校尉,境内无胡人之乱。牵子经才去不久,胡人则生乱。”



“田国让与牵子经并名于幽并之地,不若让田国让任之。”



所谓牵子经,便是牵招,已于前年去世。



而田国让,则是被幽州刺史排斥出幽州的田豫。



曹叡听了这个建议,略有犹豫。



田豫当年之所以被调离幽州,亦是因为对胡人多有用兵,引得边境不安。



若是让他当并州刺史,又如何能让人放心?



因为牵招生前曾有建言:



蜀寇有进犯中原之心,而轲比能有南下之意,要注意提防两者联合攻魏。



萧关一战后,冯贼之名愈盛。



据细作所探,凉州胡人多有听其令者。



并州离关中可不算远。



想到这里,曹叡就越发觉得牵招所见实是深远。



可惜啊,这等人才,却是再不能为大魏守边矣!



想到这里,曹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如今所急者,乃是轲比能作乱并州,若是在这个时候毕轨调走,只怕并州会更加混乱。”



“故眼前所要做的,是先如何把轲比能与步度根驱离并州,让并州百姓安定下来。”



中领军杨暨出列上奏道:



“轲比能与步度根新并,人心未齐,出兵败之,正当其时。若是拖延过久,让二人齐心,以后只怕要为祸幽并二州。”



“吾岂会不知?只是当以何人领军前往?”



“臣愿往。”



曹叡不许:



“此次领军往并州,只许胜,不许败,杨卿虽为中领军,但以前从未有领军之举,还是留守洛阳为佳。”



杨暨其实也和毕轨一样,皆是书生。



如今毕轨出事,曹叡自然不放心让杨暨领军前往。



蒋济再次上前:



“臣亦愿往。”



蒋济乃是早年就追随曹操的老臣,多次领军作战,又善审军事,乃是合适人选。



只是曹叡却是没有第一时间答应:



“事关重大,且容吾再思索一番。”



中护军一职虽位不比上卿,但职权颇重,除可总统诸将,执掌禁卫外,另有负责选任武官之权。



洛阳有歌谣:欲求牙门,当得千匹;五百人督,得五百匹。



说的便是有人欲为牙门将,则须得向蒋济送一千匹帛;就算是五百人督的这种低级军官,也需要五百匹帛。



当然,魏国以世家为根基,权贵豪右多有违法之事。



这点行贿收贿,根本算不了什么大事。



司马懿还曾拿这个事问蒋济,蒋济开玩笑地答曰:



洛阳物贵,少一钱亦不可得也!



于是两人遂相对欢笑。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司马懿和蒋济的私人关系很好。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曹叡才不愿意蒋济领军前往并州。



理由也很简单。



如今魏国近半精兵,皆聚于关中,由司马懿所统。



眼下能派往并州的兵力,只能是驻扎于洛阳的中军。



若是把中军交给蒋济,曹叡晚上怕是睡得不太安稳。



就在这个时候,从关中送过来的一封战报,解决了曹叡的心头之忧。



“论起用兵,还是大司马能让人放心!”



战报上写的是数次派军前往北边,驱逐胡人,巩固北地郡。



且多是秦朗领军,故战报中还特意为秦朗请功,言其颇有大将之风。



曹叡看到这里,万分高兴地说道:



“吾知用何人领军前往并州矣!”



当下连忙下了急诏,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