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82章 斩尽杀绝
事实上,从陇右到凉州,甚至在九原一带,冯刺史在胡人那里,名声一直都是不错的。



从上层的头人,到中层的小贵族,再到底层的羊奴,只要是愿意和大汉合作的胡人部族,冯刺史都尽最大的努力去安排得妥妥当当。



愿意耕种的就带着他们垦荒种地,低息出租耕牛工具,出借粮食,帮他们渡过难关等。



愿意放羊的就给他们分草场,派出官吏和技术人员去帮忙建立青料草塔,甚至还特意在草场推广苜蓿等优良饲料。



为了保证胡人的利益,不让他们像以前那样遭到豪右的盘剥,很多时候还利用兴汉会或者官府的影响力,帮他们建立起三方协议。



甚至那些最先洗白的头人,还可以接受兴汉会的外包,搞个马帮马队,帮忙运货物啥的。



点点滴滴,这么算下来,冯郎君不知给多少胡人活路。



山神传人的名声,就是这么来的。



就算是反对大汉的部族,在被打败之后,也只是遭到惩罚性地强迫劳动改造,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全族被屠戮殆尽。



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虽然有不少头人被“藏猫猫”,但大多数的胡人,往往会突然幡然醒悟。



因为他们发现,虽然是强迫性劳动,但雇主会尽力保证他们的生存。



不但有吃有住,一年还免费发两套工装。



甚至生病的时候,会有一些从南乡医学院过来的学生帮忙看病。



虽然这些学生手法生疏了些,但总算是能看得起病了不是?



这等好事,以前哪里可能轮得到他们?



至于官府利用他们,每年从雇主那里收到了多少租金,那关他们什么事?



反正五年之后,他们就可以得到人身自由。



那个时候就会有人站出来发善心,收留他们。



然后在官府的见证下签个契约,从此就可以在各种工坊皮革坊草场,乃到运输队做杂工。



虽然不像主动投靠的部族那样可以分到田地或者草场,但却是比草原上要活得滋润。



以前时不时挨饿挨冻的日子,谁愿意过谁去过,反正我觉得冯郎君就是宅心仁厚的大善人!



至于在这个过程里那些死掉的胡人……



根本不值一提!



因为草原上每年冬日的白灾,就是一场生死大考验。



汉地百亩之田,已经可以养活五口之家。



但在没有改良优质草料,推行畜牧圈养和青料塔的百亩草原,连五头羊都养不活。



为了对抗天灾,为了抢夺生存资源,草原上每年死的人不知有多少。



再说了,反正死人又不会说话对不对?



像近几年的西部鲜卑,就是属于后一种。



林林总总算下来,基本上骂冯刺史的胡人,都是属于顽固反汉的头人,贵族,他们最后都会去“藏猫猫”。



所以得益于冯刺史这些年在胡人那里建立起来的良品口碑,就连轲比能这等雄主,都愿意给他几分面子,助他南下。



至于像普贺于这种头脑比较简单的,估计临死前都没有想到,冯某人会突然暴起杀心。



不但普贺于没有想到,就是有几分灵活心思的郁筑革建,此时满脑子还是嗡嗡的。



普贺于的死,究竟是有人故意设计的,还是在混乱中被误杀?



“大人,大人,不好啦!汉人,汉人的大军逼过来了!”



还没有等郁筑革建搞明白普贺于的被杀问题,又有鲜卑胡儿滚进来,大惊失色地叫道。



郁筑革建感觉自己快要疯掉了!



好端端的,冯郎君怎么会突然翻脸?



谁能告诉他,就在这半天的时间里,普贺于和冯郎君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郁筑革建哆哆嗦嗦地冲出自己的营帐,因为过于紧张,他差点就被地上的小石头绊倒。



抬眼望去,山岭山谷,密密麻麻的,全是汉军,正在黑压压地进逼过来。



“这肯定是有什么误会!”



郁筑革建有些声嘶力竭地大喊。



山林之地,下了马的鲜卑勇士,就如同失去了两条腿。



就算是人数相差不大,在这种环境下,也根本不可能是汉军的对手。



更何况现在汉军还有近万义从胡人在旁协助。



“误会,肯定是误会!我要见冯郎君!”



虽然日头已经开始偏西,但热气仍是滚烫。



只是如今的郁筑革建,全身上下都是颤抖,如同掉入了冰窟窿,手足冰冷。



“这一定是有什么误会,一定是的……”



郁筑革建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神经质地重复着“误会”之类的话。



汉人的最终目的是要南下进入关中,这是肯定的。



但就算是两军联合,想要攻下桥山,犹觉得困难。



若是两军火拼,就算最后汉军赢了,他们也注定永远攻不下桥山。



“所以这一定是有什么误会!”



郁筑革建肯定地下了定论。



“来人!”



“大人?”



“去,派人去对面,就说我有事要见冯郎君!”



“啊?”



“快去!”



郁筑革建怒吼,他的眼睛已经变得血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