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蜀汉之庄稼汉》 第1428章 居庸关事变
如同雕塑一般站在居庸关的城头,不知在想着什么。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冲天燃起的烽火,络绎不绝的信使,就算是再迟钝的士卒,也感觉了事情的不平常。



不安如同瘟疫般开始在全军蔓延。



居庸关北边有敌情,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毕竟幽州边塞安定了也没多少年。



早年田豫还在幽州的时候,轲比能甚至还率军包围过马城七天七夜。



但只要倚靠燕山关塞,塞外的胡人就算偶能突破关塞,也不可能深入腹地,更别说在塞内久留。



可是这一次似乎不一样。



眼前关塞仍未失守,后方突然出现了狼烟算怎么一回事?



军中的紧张气氛,让不少士卒甚至将校都有些惴惴不安。



直至后半夜最安静的时候,南边隐隐约约传来了歌声:



“蓟门柳,断人肠,十年戍甲结秋霜。桑乾水,日夜长,流到渔阳是故乡。”



“白露降,黍离离,蓟南蓟北两相疑。东门酒,西门旗,饮罢不知何处归。”



“渔阳雁,羽凋疏,空衔芦叶过穹庐……”



“铁衣印血书,血书字模糊,模糊非妾泪,是君骨中朱。”



……



在这个最让人容易瞌睡的时辰,在城头值夜,本已是有些昏沉的魏兵,猛地惊醒过来。



本以为自己是在梦里,待仔细凝神聆听,却发现耳边的歌声虽听得不甚清楚,但那熟悉的音调却是缭绕不断。



“这是……这是燕地的歌谣……”



出身幽州的士卒惊疑不定,目光定定地看向南边。



月光中,群山藏在黑暗里,只露出起伏不定的山脊,如同潜伏的巨兽。



“将军……”



亲卫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城头的安静。



“何事?”



虽然黑夜里看不清主将的脸色,但却可以从语气里听出疲惫之意。



很明显,从汉军出现在南口,到夜里不断送过来军情,居庸关后方的局势每一刻都在急剧恶化。



这给予了鲜于辅极大的压力。



亲卫的语气带了些许犹豫:



“关城后面,有人在唱歌……”



“唱歌?”



“是幽州口音,唱着我们燕地的歌谣……”



亲卫是鲜于辅最信任的人,大部分来自幽州,甚至不少还与鲜于辅同是渔阳人。



鲜于辅一听,原本已经足够麻木的身躯突然一震!



“燕歌?”



“正是。”



“唱的什么?”



“蓟北谣、白露歌、征衣怨……都有!”



还没等鲜于辅说话,副将的声音也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将军,城外,城外有人在唱……”



“我已经知道了。”鲜于辅打断了副将的话,缓缓道:“此乃汉军的疲兵之计,欲败我军士气耳。”



语气虽平静,但夜色里的黑影,却似是又佝偻了一些。



歌声能传到关城,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陉道上的烽燧,要么降了汉军,要么被汉军攻下。



不管是什么情况,反正多半已经丢了。



副将咽了一口口水,有些艰涩地说道:



“将军,我们的士卒,好像也有人开始在跟着唱……”



静。



死一般的安静。



良久之后,鲜于辅突然神经质般笑出声来:



“嗬嗬……哈哈……”



“某何德何能,居然还能得到与西楚霸王一样的待遇……”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垓下一战,项羽兵败,乌江自刎。



现在虽说还没到十面埋伏的时候,但前后皆是汉军,左右皆是险山,与十面埋伏也差不了多少。



居庸关三万余守军,过半皆是幽州子弟。



闻得幽州乡音,又能比楚兵强得到哪里去?



只怕远不及啊。



关翼虎啊关翼虎,你这也太看得起我鲜于某人了。



连一夜都等不及。



鲜于辅抬头看天,东方的启明星已经出现。



天快亮了。



“召集众将,我有要事商议。”



待众将聚集,一夜没睡的鲜于辅坐在军议厅的主位,丝毫没有掩饰自己满脸的疲惫,把后方的情况大略讲了一遍。



又把上半夜传回来的军情分给诸人传阅。



然后这才略有嘶哑地问道:



“依诸君所见,眼下吾等当如何?是战,是守,还是降?”



没有人回答。



虽然不少人心里已经有了猜测,但猜测是一回事,真正知道了又是一回事。



就算是有了心理准备,但在残酷的事实面前,所有人仍是心神摇曳,脸色惨白。



正如鲜于辅初得消息时那般,仓促间甚至有些不敢接受现实。



“说话,都哑了吗?”



鲜于辅一拍案几,喝问道,“汉军限时到午时前给予答复,过了这个时限,尔等欲降,也难降,不想战,也得战。”



看到众人皆是无言,就连主位上的主将似乎都被悲观所笼罩,军司马忍不住站了出来,开口道:



“将军,居庸关乃是天下雄关,关城内我们仍有三万人,粮草足以支撑一个月有余。”



“且贼人皆是骑兵,不擅攻城,吾等只需坚守不出战,贼人定不可能破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