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十四章 大儒
次日,香艳故事还在持续发酵,但又加了新版本。



为什么国公夫人会一女二嫁?



为什么不是寡妇却要嫁夫弟?



为什么寡妇不守制?



……



发展到最后,众人却沉默了!



追根究底却是因为几百年的战争,战争导致了人口锐减,也是因为战争导致了政策改变…



现在容朝建立了,京城难得的不再纷乱,不会再变了吧?



这是众人心内迫切想知道的,因为他们都需要一个安定稳定的生活环境。



而就在此时,朝廷发话了。



城门四处,主要街头到处张贴了皇榜。



首先是皇榜的数量吸人眼球,其次才是它的内容。



许多人开始以为又像前朝一样发了什么通缉令,可跟着细看一会,却忍不住的大声读了出来!



京城的广大百姓终于意识到,他们的好日子可能真的要来了!他们可能真的要过上祖宗们口耳相传的、皇城根下的城民了!



他们再也不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了!



他们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议论着当今皇帝下发的新政。



当今皇帝免田赋三年!



当今皇帝免五年兵役!



皇帝特赫,服兵役已超过五年以上的,可提前退役回家团圆了!



当今皇帝还减免赋税了!



老农卖几个鸡蛋、几斤菜再也不用缴税了!



城里的小贩子做个小生意摆个地摊,只要在指定的地方也可以不用交税了!



而商户们也高兴啊,对他们影响虽然不大,可这有据可循才好办事啊!他们再不用担心被乱收钱财了!



当今皇帝……



一整天,京里的男女老少都在议论着此事,而赵娇他们的艳事早已被扔到脑后。



天已黑了,此时一个宅院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坐于堂上,听着学生讲述这两天发生的事,而讲话的人却正是陈大人。



听完前因后果,老者也就是大儒袁老长叹一声,心里也有数了。



“静诚啊,这是有人要对你出手了,以后做事还是小心一点,别再被人抓到把柄了。这次如果不是国公夫人当机立断拿自己名声作筏子,你女儿只怕要被毁了!”



陈铭陈大人,字静诚,是袁老先生的学生,却不是亲传弟子。但两家有些渊源结了通家之好,陈大人的姑家表妹嫁给袁老先生的小儿子,双方来往一直很频繁。



此时听到老先生的话,陈大人有些讪讪无言。



国公爷对自家有大恩,但是他们是怎么报答人家的?差点引火烧身!



“皇帝这几个政策不错,是谁想出来的?”



陈大人赶紧回答:“据学生调查,乃是国公爷提出来的。”



袁老摇摇头,他虽然没与蔡大成交往过,但从他往常行事看,他是不会想到这些政策的。不是不可能,而是因为这些根本就不在他考虑的范围内,他善长的是拿枪拿刀冲锋陷阵。



陈大人也回不出个所以然来。



袁老:“说来说去,他们三个传着这样的名声还是因为我,当时那个政策是我提的。”



陈大人忙说:“这怎么能关先生事情?阴差阳错罢了!”



袁老:“错了就是错了!这样,哪天有空你问一下国公爷,他们家小儿有没有先生教导?如果没有就把他带来,我看看有没有值得可教的。”



陈大人吃了一惊!



袁老乃是当世大儒,那么多的同僚、同门、亲友想把子女投在他的门下却不得法,至今为止他还没有一个亲传弟子。



往常,哪怕只是想让袁老亲自点教一下,也能让那些书生、学子收益匪浅。而今,国公爷家的儿子却有可能拜在袁老门下,那真是……



“啊!唉呀!可真是羡慕死老子了!”陈大人内心委屈的怒吼。



自己当时只是有幸科考时遇到的主考师是袁老,不然根本搭不上话。后来为了自家两个臭小子,更是想尽了办法也拜不到袁老的门下。



陈大人纠结于拜师,而陈夫人此时却既惊又怕!



前一天刚开始听到传闻,她确实是喜多于惊,甚至觉得机会来了。



那国公爷如果被逼得没有退路那该多好啊,直接上门求娶呗!那可真是顺了自家心意了!



可紧紧高兴了小半天,蔡府传闻就出来了,相对于她来说,就是那个女人的绝地反击!



可就是这一反击,可把她吓坏了!她这一天一夜的,悔啊!



如果没爆出传闻,万一国公爷最后挨不住人言可畏娶了女儿,女儿会变成什么样?扔在偏院独守空房?或与那女人争宠?想想就恶寒,这日子还能过下去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