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二十章 汝南黄巾贼
郭嘉的话,说中了陶商的心事,他开始认真的下客,迎来送往,完全不受影响。



不过曹操这位乘客有点不太一样,他并不是很尿他们那一壶,也不喜欢他们近乎于变态的跪舔。



曹老大政策依旧,对待他们的极为严苛,要求归顺的黄巾贼必须依照曹军的政治法度军令行事,谁敢说一个不字——虐杀!



曹操如此严厉的军政,令许多黄巾贼众不满,而此番管亥西向,也借此说动了一部分黄巾头头,诸如刘辟,龚都,周仓等部弃了曹操,来向陶商归顺。



虽然如此,汝南郡仍有黄邵,何仪,裴元绍,刘邵等大部分黄巾贼首不愿归顺陶商,他们在感情上依旧是倾向于占据汝南郡本土的曹操。



这几个可能是喜欢被虐的感觉。



管亥传来消息,说是愿意归顺陶商的三名黄巾首领,此刻正迁兵至汝南和沛郡的交界处,等候陶商的接见。



毕竟是一件关乎今后人生走向的大事,这些黄巾贼首还不至于一下子就放飞自我,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压在这位太平公子的身上。



即使是他的风评很不错,但那毕竟只是针对于平民百姓而已。



而他们这些人,却不是百姓,而是世人眼中的逆贼!



就算是君子,你也不能指望他对待逆贼和百姓是一个态度。



陶商很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也明白他们的顾虑,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彻底的融入其中,收拢这几个黄巾首领,陶商亲自率领一支亲卫军,暗中前往沛郡边境,与他们见面会谈。



早在陶商之前,胡才就已经率领一部人马先去与刘辟等三人接触了。



胡才身为白波军的老五,在天下黄巾军中的地位超然,隐隐的甚至还超过了汝南三贼。



由他和管亥一同前往,至少可以先展示一下陶商的诚意,并让刘辟等人看一下,投靠在太平公子帐下的黄巾降将,如今过的是何等的荣耀和风光!



口说无凭,眼见为实也。



数日之后,陶商等后行的人马来到了沛郡的边境,见到了愿意归降的汝南郡的三名黄巾首领。



这三人中,刘辟和龚都并不是贫苦出身,他俩当年都是为了飞黄腾达而加入黄巾军的乡中小豪强,指望着张角成事后能拉他们一把,将他们提升为县一级的门阀。



可惜这俩二货押错了宝——声势浩大,风头一时无两的大贤良师最后居然挂了。



二人这下子算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大门阀当不成了,想回去当小豪强也不行了,只能是成了人人喊打的贼寇。



两个人的肠子都悔青了,这些年没事的时候,两人便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然后互相的抽大耳刮子,那抽的叫一个清脆,叫一个响亮卓绝。



无论如何,路还得走下去。



刘辟和龚都的穿着都很讲究,别看是贼寇头领,但长跑绸缎加盖于身,可谓是一样不少,头上还很考究的裹着方巾一身上下的小名牌。



相比与这两个人,同为另外一支黄巾军首领的周仓显然就接地气了许多。



周仓只是穿了一件单薄的麻布小褂,坚实粗壮的胳膊裸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皮肤晒的犹如黑炭,犹如黑色的铁塔一般坚实硬朗。



陶商很客气的在沛郡边境临时搭建的行营,招待了三人。



三位将军肯相助于陶某,实在是令陶某倍感欣慰,陶某这里敬三位一盏酒,让我们从今往后齐心协力,共同扶保天子,待天下大定之后,咱们共同以乐太平三位若是来归,陶某这边有初拟的官职和钱粮赠品,以及你们下辖治民的耕地与粮种安排,三位不妨先看一看。



刘辟等人接过了陶商的初草之后,眼睛都合不上了。



久闻金陵富甲一方,真是名不虚传!太平公子着实是太大方了!



真敞亮!



刘辟和龚都急忙共同举爵祝酒,高声喝道:多谢太傅恩义成全!我等愿效犬马之劳也。



周仓也是举起了酒爵,但显然并不像另外两位那样热枕。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辟乘着酒性,突然对陶商道:听管亥说,大贤良师的遗孤,也就是太平道的黄天巫,自青州的司马俱手中流落之后,便为太傅所救,这些年在太傅的庇护下已经安然长大,不知当真有此事乎?



陶商知道刘辟说的是小莺儿。



不错,那孩子现在是我夫人的近侍,其情于我夫妇二人来说,犹如亲女一般。



龚都在一旁啧啧赞道:不知太傅可否让我等见黄天巫一见?



陶商轻轻的放下了酒爵,道:见她干什么?



毕竟是大贤良师的遗孤,我等身为大贤良师生前的旧将,自当参拜问候。刘辟谄媚笑道。



陶商闻言面无表情的看着两人。



沉吟了一会,他对着刘辟和龚都伸出了两根手指。



二位,陶某平日里做事不着调,念着和你们是初次见面,有两件事想敬请二位静听,不知可否?



太傅有何话经管吩咐。刘辟和龚都急忙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