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路平冀州
贾诩平日里很少献谋,可他一旦献策,给曹操献上的便都是足矣改变时局的战策。



曹操身上穿着孝服,头戴白巾,一双小豆眼哭的又红又肿,很显然,夏侯惇的死带给了他不小的打击。



曹操红肿着眼睛,认真的看着贾诩:“文和所言何意?”



贾诩淡淡道:“司空借为夏侯将军发丧之机,暗中调兵,意图袭击陶商报仇,但在老朽看来,此法诚不可取,陶商麾下人才济济,此等战法,老朽能看的出来,陶商一定也能看出来。”



曹操深吸了口气:“那依照你的说法,元让的仇,曹某便不应该报了吗?河北的土地,曹某便不取了吗?”



贾诩恭敬的道:“司空误会了,至亲之仇自然要报,但也要看能不能报,肥沃之土地要取,却也要看能取不能取。”



曹操一听这话,双眉几乎倒竖:“你道我争不过陶商?”



贾诩沉吟了一下:“就目前来看,黑山军倒向陶商,南匈奴束手,乌桓归附,幽州旧部归降……种种不利下,老朽认为司空确实争不过陶商,就算是争过了,这当中的损失也实在太大,委实不划算。”



贾诩说的道理,曹操都明白,可在一定角度上来说,他是不愿意承认的。



他不想承认自己输了,特别是陶商。



贾诩继续道:“既然争不下冀州,司空就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些,离开此地,撤兵洛阳,谋取并州,攻略关中,一样可以增强实力。”



曹操嗤笑一声,自嘲道:“若是真让陶商夺取了冀州,兼并燕代之众,曹某攻略了关中又有何用?届时他足有实力称雄天下。”



贾诩沉吟了一下,道:“老朽让司空暂时退出河北之争,也是为司空谋划一步必胜之棋。”



曹操转头看向他,道:“什么必胜之棋?”



“司空撤出河北,南向联合三刘,方有实力与陶商相抗。”



……



少时,便见贾诩一脸疲惫的走出了曹操的帐篷。



贾诩的长子贾穆现在跟随着贾诩,以白身的身份照顾他的生活,毕竟贾诩年近六旬,身体大不如前,需要亲人在旁边照顾。



天色渐晚,多少有点凉,贾穆将披风给贾诩披上。



“父亲,您仓促的往司空这里来献策,让他离开河北,攻略关中联合三刘,却是为了什么?如此行事,可不似你平日里教我的啊。”



贾诩四下看看,见无人,方对贾穆低声道:“孩子,你仔细想想,这多少也是为了咱们贾家寻个退路而已……至少可让贾家立于不败。”



贾穆好奇的看着贾诩,奇道:“还请父亲指教。”



贾诩淡淡道:“既帮曹,又帮陶……有什么可解释的?回去自己悟去。”



贾穆闻言还真就不问了,低头细细沉思。



贾诩平时就是这么对待他的且培养他的。



过了一会,贾穆大概思考明白了。



贾诩向曹操献策,让他离开河北,攻略关中,其一对于眼下的曹操来说,确实是一个最好的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因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继续和陶商硬拼,并不是上善之策。



另外,让曹操在这种时刻撤兵,把机会让给陶商,这也是一种变相的示好,日后若是陶商真的得势……这或许也是给贾家留条可以言明的退路吧。



……



陶商在自己的营寨安排了伏兵,并做好了随时迎战曹操的准备。



但左等右等,曹操的兵马却始终没有出现。



最终,校事府带来了消息,曹操在给夏侯惇吊丧完毕之后,居然连夜拔寨起行,兵峰向西,离开了冀州的境内。



陶商知道了消息之后,多少有些疑虑。



他立刻派出校事府的校事,前往曹军所在的方向,仔细的进行探查。



最后,校事带回来了确实的讯息,曹操的兵马,确实已经兵分两路,转往洛阳和三河地界。



“如此说来,曹操这就算是退出冀州之争了?这么简单的就退出来了?”诸葛亮在帅帐,一边看着皮图,一边疑惑的自言自语。



陶商杵着下巴,也看着皮图,道:“校事府的校事来报,说是在雒阳相助钟繇治略关中的鹰蛇府主事贾诩,亲自前来曹操的营地……如果不出意料之外的话,劝曹操离开冀州的事,就是他劝曹操的。”



诸葛亮很是好奇:“老师,这个贾诩是什么人?”



陶商解释道:“贾诩此人,年近六旬,替曹操执掌鹰蛇府,其平日里虽然不多言多语,且不常常献策,但一出手,则必然都是奇谋,一般人理解不了他的思路。”



诸葛亮闻言诧异道:“听老师的意思,这个贾诩……是个极难对付的人物?若是如此,那为什么这些年,此人在曹操麾下声名不显呢?”



陶商长叹口气,也不知道如何跟诸葛亮解释。



刚开始校事府探查到贾诩的事情进行回报之时,若不是陶商对这个名字特别敏感的话,他或许也把这个人忽略过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