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十三章 夜深忽梦少年事
盛夏的夜里,汴梁城上空阴云密布,空气中透着热浪。



右哨营中,四大太监只剩下魏宁,他和陈寿都光着膀子,在大帐外喝酒。



“寿哥儿,你这酒着实不错,可记得给我留两瓶。”魏宁打着舌头说道。



陈寿还得去延庆观,所以留了一些量,没有放开喝。



“干爹放心,这玩意就是我手下一个孩子造出来的,别人不好买,干爹要喝多少都有。”



魏宁笑的十分开心,人老了,他又找回了一些年轻时候的感觉。



突然一阵大风,带着丝丝湿润的凉气,魏宁被风一吹,酒意醒了一半,扯着嗓子道:“莫不是要下雨?”



陈寿也有同感,起身拍了拍手,道:“事不宜迟,我这就动身。”



现在姚保保在汴梁城中,捉拿陈寿,他自己是不敢肚子出去的。



魏宁提着酒壶,带着一队兵马,护送他前往城郊的延庆观。陈寿马术不精,在凉州他这个一营管事,向来都是乘驴车的。



魏宁一伸手,把他拽上马背,爷俩共乘一匹马。



汴梁是一座不夜城,入夜之后并不实行宵禁,反而更加地热闹起来。



尤其是御街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车水马龙。汴河上无数的画舫彩灯高悬,管弦丝竹,脂粉香气,暗暗萦绕。



陈寿从马背上,走马观花一般,感受着这个城池的风流富贵。



大家心安理得的享乐,不管南北,听人说南唐比这个还要过分。



南唐都城杭州城,那才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长江南北,两个帝国,似乎都已经忘了中原汉家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咔~咔两声惊雷,炸响在云霄,大于倾盆而下。



魏宁催促手下快马扬鞭,陈寿也感觉到胯下的马越跑越快,踏在青石板的街道上,发出哒哒的声响。



不一会,众人就到了延庆观,雨夜之中,陈寿也无暇打量这座道观,只是觉得山门有些破败。



门口几个道士,早早在等候,大门也一直开着。



陈寿心中暗暗点头,自己来找延庆观,他们心中也是存着希望的。



双方都有着共同的诉求,就是升迁,如此最好一拍即合。



进到观内,魏宁拍了拍自己的马,“我就不进去了,你们带我儿子去谈,他说的就是我说的。”



三个道士引着陈寿,来到一处亮着蜡烛的木屋内。



屋中坐着两个老道,门开以后,便站起身来。



陈寿拧了一把衣服,抱拳道:“道长想必就是延庆观主。”



“贫道张洪九,正是此间观主。”居中的道士点了点头,伸手示意陈寿坐下。侧室有两个道童,带来一身干净整洁的道袍,和一条帕子,陈寿也不避讳,擦干了衣裳,换上之后盘膝坐在蒲团上。



坐定之后,老道张洪九也坐下,其他道士则站着围在他的身后。



......



大概一个时辰以后,已经是亥时,狂风骤雨初歇。



陈寿站起身来,拍手笑道:“时辰不早了,晚辈该告辞了。”



张洪九也笑道:“都尉慢走,下雨路滑,保重贵体。”



陈寿看着老道士,他的眼中闪着精光,谈了一个时辰不见半点疲色,反倒越来越精神。



正如陈寿先前估计的,双方是一拍即合,事成之后各得所需。



陈寿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张洪九,朗声道:“道长,愿你我精诚协作,莫忘初心。”



“都尉放心。”



张洪九只说了这四个字,意味深长。



---



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皇宫内,年轻的淑妃看着睡在身边的赵甫,表情有些惊悚。



陛下他表情痛苦狰狞,双手不安地抓着自己的胳膊,细嫩的手臂上被抓的生疼,却不敢出声,生怕把陛下吵醒。



此时赵甫的梦中,却是风和日丽,他还是一个少年皇子。



那时候父皇施政无道,坐视各州割据混战,自己最敬爱的大哥,也是大齐的太子引军破阵,杀戮征伐数十载,终于平定了各地的叛乱。



太子还朝那天,英武绝伦,引来满城的欢呼,人群中最顶点处,自己高兴地又跳又叫,指着大哥抬头去看父皇,可是父皇的眼神却好可怕,他露出的那丝阴毒的目光,这么多年一直绕在年轻的赵甫的心头。



太子威望太高,惹得父皇嫉妒,终于炮制了一个莫须有的巫蛊罪,要把太子斩杀。



武将们拥护太子,带兵作乱,杀进了皇宫,成功救出了大哥。



所有的皇子,都躲在大殿内,看着殿外的大哥。父皇则瘫坐在龙椅上。



“军心在东宫,愿天子禅让!”一名青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