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31章 他俩的事
两人躺下,沈娴枕在他怀中,道:“这回秦如凉是彻底栽在昭阳身上了,原也不是大事。”



随之沈娴把秦如凉和昭阳这事儿细细与苏折道来。



原来,昭阳自嫁过来以后,起初两年跟秦如凉只有夫妻之名,她在外晃荡,一次没回北夏。



到底是有气性,当初是她不顾家里阻拦反对非要外嫁,结果她也没能如愿得到秦如凉的心,自是没法回北夏去交代。



但后来秦如凉把她找回来了,两人正式成为夫妻过起了日子。



倒都还好,但怎知后来,昭阳在外晃荡两年、秦如凉不管不问的事没能兜住,就被昭阳的爹娘给知道了。



穆王通情达理,会先问明缘由,然后才得知原来最初昭阳和秦如凉商议好了假成亲,相互做戏成全,所以两人在头两年里才只有夫妻之名并无夫妻之实。



秦如凉对她没有感情,才放任她在外游荡。



昭阳的母亲得知原委以后,还不如不知道呢,大受刺激,直接就气倒了。



本来她母亲就舍不得昭阳远嫁,当初之所以同意这门婚事,是因为昭阳和秦如凉都承认他俩已经木已成舟了,所以昭阳之母才不得不含泪忍痛答应下来。



可哪知,他俩竟合起伙来做戏骗了他们。



两人不仅在成婚前清清白白什么事儿都没有,甚至于成婚后两年都没有圆房。



要是早知如此,昭阳母可能早就把昭阳领了回去,并且这门婚事作废,她的昭阳还能全身而退。



可坏就坏在,昭阳父母知道这其中隐情的时候,昭阳和秦如凉已经圆了房,做成了真夫妻。



昭阳在外的两年,让她双亲着实心疼坏了,昭阳母甚至还想杀到大楚来兴师问罪。



只不过两人乃两国和亲,闹大了于名声有损,各自都没好处,这才不得不作罢。



苏折仔细地听了一会儿,出声道:“你都剥上瓜子了,秦如凉竟与你说得这么详细?”



沈娴道:“怎么可能,他跟只蛤蟆似的戳一下才跳一下,能少说就绝不多说。



我是把他精炼的内容丰富了再丰富,才说给你听的。



不然就几句话说完了,多没意思。”



苏折笑了一下,道:“你倒是可以出去摆摊说书了。”



沈娴勾唇道:“这算是夸奖吗?”



苏折道:“我难道不可以是实话实说?”



沈娴轻抚他衣襟,低笑道:“那以后咱俩出宫,需要维持生计的时候,我就摆个摊说书养活你,你在旁边负责给我收钱。”



苏折若有若无笑道:“也好。”



而后沈娴想起来正题,道:“还越扯越远了,刚刚说到哪儿了?”



苏折提醒她道:“怕名声有损,这才作罢。”



沈娴道:“对,但昭阳母自觉女儿受了莫大的委屈和苦难,岂会就这么算了。



于是传信让昭阳必须得回娘家一趟。”



起初昭阳拖拖拉拉了两个月,后来她母亲就一病不起。



昭阳深知这次无论如何都得回去一趟。



以前是碍于面子,也不知怎么跟家里人交代,后来她和秦如凉真正在一起了,情意正浓,可能一时就更顾不上回去。



但昭阳这么多年未回,从前又受尽了双亲疼爱,若说她不想回娘家,那是假的。



大抵昭阳心里极希望秦如凉能陪同她一起回北夏,在双亲面前好好解释一番。



照穆王的通情达理,可能会劝昭阳母消气。



只是秦如凉身居要职,无法随意踏上北夏的土地。



昭阳明白,但还是为此闷闷不乐了一些日子。



又逢年关将至,那段时间秦如凉特别忙,常常夜不归宿。



后来有一次昭阳去大营里找他,发现他人不在大营,营中将领也支支吾吾,然后她才得知秦如凉去了楼里应酬。



昭阳女扮男装进了青楼,找到了秦如凉,那应酬场面,不乏朝秦如凉投怀送抱的女人,被昭阳看了个正着。



但昭阳也没上前去打扰,又悄悄回去了。



等到第二日秦如凉回去,昭阳问他昨晚在哪儿,他撒了谎,说他在大营。



沈娴叹口气,道:“据我了解,秦如凉也不是那种在青楼里乱搞的人。



听他口述,他那也不算撒谎,他去楼里应酬吃了个晚饭以后确实就回大营了,他甚至还不知道昭阳问他那问题的目的何在,当然就只回答了个笼统大概。”



当晚等秦如凉处理完年关堆积起来的军务,就已是后半夜了。



他从大营回到家里,洗漱完一番就快天亮了。



昭阳见他这时候才回,想当然地以为他是宿在了青楼。



秦如凉也不知昭阳去过了,他觉得应酬一事压根只是个小插曲,所以就没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