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90章 老板运气太好了(求推荐票)
问答的压力,某乎又到了不得不进行融资的时候。



融资这东西,有的是几年融资一次,有的是几个月融资一次,从周期方面来看,当然是越短越好。



这也就意味着项目发展迅猛。



你一个项目年融资一次,资本对你根本没啥兴趣。



比周期更让人在意的,其实是估值。



如果估值提不起来,那是万万不能融资的,因为你很快就会发现这个项目不是你的了。



c轮的时候,某乎估值才3亿美金。



而天天头条完成d轮之后的估值是110亿美金。



这差距有点太大了。



现在某乎又能估值多少呢?



资本市场反应的极其冷淡,不能变现,也没有太大流量,更何况,它还遭受着视频内容的重击。



互联网未来发展潮流之一毫无疑问是视频信息流。



随着手机的更新换代,网速越来越快,流量越来越便宜,长视频、短视频都将逐步扩大它们的用户时长。



就连某乎的营收大头广告这一块,其实也做的不那么顺利。



远远比不上直播带货。



你让答主怎么帮你带货,小软文写出来,逃不过某乎用户们的火眼金睛,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的令人发指。



然后就是知识付费。



随着2016年的知识付费浪潮席卷而来,某乎创始人据说在一次互联网大佬们的聚会上手舞足蹈,认为借这个浪潮,某乎将成为bat之外的第四家互联网巨头。



然后相关的付费产品纷纷上线,全方位无死角试图将高能用户转化为高盈利收入。



可惜效果非常一般。



根据裴潜龙拿到的股东财报,某乎核心的知识付费产品账面收入大概在7000-8000万之间,2016年二季度,每月收入都能破1000万,可到了四季度,每月收入仅为300-400万之间,下降非常大。



现在支持某乎运营收入绝大部分,仍然来自广告。而且为了财务报表的好看,尤其是眼下马上要进行新一轮融资的时候,某乎的广告投放几乎到了“变态”地步。



裴潜龙他们这些股东也有交流。



在互联网大环境趋冷的情况下,投资人对于投资的安全性警惕性越来越高,因此有人就表示需要在新一轮的融资过程中置入对赌协议和业务阶段指标。



业务阶段指标完不成,你就把某乎卖掉赔我们钱。



这样我们还能少损失一些。



到了这种地步,资本已经把某乎死马当做活马医了。



“你看,这不就是机会吗?”裴潜龙一边看融资申请报告,一边和堂弟说话。



“哥,我从小就知道您气宇非凡,长大后绝对是人中龙凤。”



他的堂弟此时正一脸的赔笑。



比裴公公更像是公公。



没办法,能不能拿下千度和阿狸的乐库,还是要靠他哥才行。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咱们老板的运气也太好了吧。”裴潜龙如果在古代,势必要高呼天佑我大猫厂,天佑主公。



刚说要收购某乎。



天天头条就雄赳赳气昂昂的把某乎砍了个七零八落。



而某乎自身的财报也是一塌糊涂。



哦对了,还要加上一个资本寒冬。



说去年是资本寒冬,感觉今年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这种情况下,追逐短期利润,才是一个正常资本该做的事情。



就比如共享单车,还有长租公寓。



越炒越热,越热越赚钱。



类似某乎这种从2011年就开始混,到现在都还没能盈利,靠着几次融资才活下来的企业,碰到资本寒冬真的是麻烦大了。



“老板为啥要放弃共享单车啊,你看看现在多火。”裴擒虎始终都想不明白。



当然,他不反对放弃共享单车的份额——他还指望着这个帮他置换阿狸和千度的乐库呢。



“咱们老板是个明白人,也是个踏实人,共享单车或许原本是可以做的,但是被这些资本一搅和,好东西也好不到哪里去了,咱们在巅峰的时候急流勇退,等到这些资本走完了再进来收拾烂摊子也不迟,毕竟,这玩意终归是有利于大众的。”



裴潜龙在这里头并不打算居功。



“那你们怎么知道三月份是最高峰呢?”裴擒虎不懂就问。



“没有谁知道几月份是最高峰,只是感觉快到顶点了,他们三月份这一波融资完成,差不多也能撑到下半年了,我派人调研了十几家共享单车的品牌,感觉下半年就会有品牌撑不住暴雷。”



“咱们投资的可是前三啊,就算暴雷也轮不到咱们吧?”



“你懂个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