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96章 睚眦必报平头哥(为盟主“曾经的一些记忆”加更7/10)
戴维德几个希望裴潜龙玩的放心,走的开心。



后悔了的话,还可以下次再来。



但是等到下次再来的时候,可就没有现在这么“低廉”的价格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巨大的现金流冲昏了头脑,这些人从来不觉得这个行业已经到了快要崩盘的时候。



总觉得潜力还非常大,市场还可以十倍的增加。



当然,他们也有可能觉察到了什么,可是资本的推动,他们根本就停不下来了。



从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整个华夏经济,无法避开的就是以他们为代表的共享经济。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共享宝马奔驰,到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共享经济新形态不断涌现。



更何况,还有郑策的扶持。



当郑策降临到共享单车这一块,共享单车就是主角。



当主角的感觉太好了,根本就停不下来。



而在三月份共享单车的事情之前,裴潜龙必须解决掉某乎的事情。



他先是攻略天使轮和c轮进行了追投的李开复和他的创新工场。



裴潜龙遇到的最大难题不是李开复和他的创新工场拒绝放弃某乎的份额。



某乎的危机根本无法掩盖。



而他们试图掩盖的疯狂加广告行为,更让他们暴露的更彻底。



咱们做知识的高大上场所,垃圾页游广告都有了。



你让新一轮融资的资本心里怎么想。



但李开复和他的创新工场很明显对猫厂的人工智能更感兴趣。



尤其是首都第一家喵鲜生展露了猫厂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突飞猛进。



这才刚成立多久的项目啊。



研究是去年开始的,十亿资金甚至到了年末才到位。



不过,真正了解猫厂的研究环境就能理解了。



一来是芯片行业的支持,二来是优渥的福利待遇,猫厂在人工智能方面一个月抵得上别人家半年。



其实,很多科学家并没有太多的财富追求。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地方的科学家待遇和社会地位更高,科研的氛围更好,承认并不可耻。



但是在华夏这边,生活的重压让他们不得不去赚钱。



同样是搞科研的顶尖人才,研究所一两万工资就不错了,三四万已经是非常高的薪水。



而如果你去互联网公司,一年七八十万都轻而易举。



去互联网公司做研究只能沦为工具人。



你得懂做人才行。



而科学家最怕的就是做人。



猫厂的科研技术人员不一样,他们薪酬待遇非常高,至于社会地位……似乎有钱就有社会地位。



喵车第一批蝶恋花对外预售两千台。



实际上生产却不止这么多。



多出来的,全部对内部高管和科研技术人员销售,价格不及市场价的一半。



你就算买回来转手卖,公司都不管。



不仅是人工智能,猫厂的其他研发部门也发展迅速。



李开复和他的创新工场,非常眼馋猫厂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潜力。



他也有钱进行融资。



去年九月,创新工场完成了4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钱多的没地方花去了。



创新工场的业务说白了就是创业孵化。



在一个项目最初级的阶段,用最少的钱做最大的事情。



五年多以来,创新工场累计为 200 多家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其中半数以上获得下一轮融资或被并购;有20 多家市值超过一亿美金,这些企业累计吸引风投近50亿元华夏币。



然而,裴潜龙理所当然的拒绝了他。



你的创新工场,和猫厂比起来,差太远了。



几乎就算是当面指着人家说你不配了。



李开复彻底放弃,选择了膜拜那边的共享单车份额,只是他在某乎的份额并不多,所以折算到共享单车那边也拿不到多少。



某乎的估值没法上去,但膜拜那边可不等人。



创新工场在膜拜b+轮的时候入局,后面还追投过一次,但也是极小的股东。



经过这一轮加持,他们的份额能够稍多一点。



对于共享单车的风险,裴潜龙并没有善心的提醒,任何一条在资本海洋游荡的鳄鱼,其实牙缝里都塞着别人大腿上的肉丁。



某乎b轮进来的软银财富就干脆的多了。



上来就索要了for那边的份额,并且提出想要接手猫厂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