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三章科考



有了功法,任太虚的神魂力量不断上升,他自然便是有了过目不忘的记忆。



这乡试的考题很多很杂,关于四书五经的知识考的很细。



要是没有过人的记忆力,或者是经过题海战术,或日更数千的锻炼,根本难以适应。



难怪许多第一次参加乡试的生员,往往不能适应考试强度,身心崩溃。



“要是没学过,或学的不精,很难弄,错漏百出,要是精了,写起来就几乎不耗脑子,幸亏我还算精通。”



任太虚很快就是全心投入进去,为了谨慎,他还是先用草稿,总共七种公文格式,刷刷就写完。



仔细对了一遍,发觉并无错漏,就登录到了正式卷面上去。



吹了吹墨,见墨干透了,才叠了放好。



“第二卷是论史、论策二道。”



“论史,就是对历史的评论,论策,就是对现在发生的事的评论,可所谓古今尽述。”



“这是要求政治正确啊!你要是在评价前朝的历史之时,言语之中多有赞美,显得十分推崇,即便是有理有据,说得也是事实,但是多半也是不行的!”



“毕竟要是真的前朝那么好,岂不是质疑了大梁政权的合法性?”



“既然前朝那么好!太祖为何要造反?”



任太虚眉头一挑,就了解官方的用意。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可以说是寒门能突破社会阶级的唯一渠道,因此大凡有点钱的人家都支持子孙读书。



可是朝廷每年只需要一二百空缺,就得筛除大部分人。



“公文是看基本办公能力,总不能取了什么都不会的读书人。”



“史、策二道就是考基本的决策管理了。”



“史还好说,历史已经确定,主要的是紧扣官方的忠勤二字就脱不了题,策就是问怎么样办事。”



“只会喊着,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怕是都在策论上露了怯,露了丑。”



所谓对于第二卷之中的北疆战事的问策!



任太虚对于北疆的战事净量不谈细节,大多是谈论民生、教化,对于战事既不着重描写,但也不轻描淡写,让人觉得并不不重视。



着重于描写事实,运用春秋笔法,写的有理有据,让人信服,让人挑不出一丝的毛病!



这份文章虽然并不是十分出彩,但是用来考试却是极佳的!



有人说八股文出不了绝世文章!



不假!



绝世文章又是需要灵感的,没听过文章本天成,只是妙手偶得之吗?



真要是一本一眼的依照着题目、提纲写文章,的却是很难出彩!



君不见李白醉酒之后,写出的文章才是绝佳吗?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是酒醉之后的绝唱!



答过了北疆战事,任太虚只是看到下一个策题——江南水道治理,这是问策治河!



任太虚真正惊讶了,之前北疆起了战事,让天下人吸引住了眼光,倒是让人忽略了江南的水灾,南方多雨,多水灾,记上河道堆积,一旦发生水灾绝对不是简单的问题!



而且这一次与北疆的战事并列举出,更是让任太虚明白此时定然是不简单!



观察南北的局势!



这不由让任太虚想到了王朝末年的景象!



北方战局糜烂,这是人祸!



南方水灾,这是天灾!



王朝末年也往往是天灾人祸并行!



又是想到之前看到的自己四位友人的面相都是富贵,但是带着开天辟地,富贵不应在今朝的面相。



一时间,任太虚心中不由得又是多了一些思绪。



难道如今才是立国六十年的,正是强盛时期的大梁真的也是将要倾覆了?



摇摇头,任太虚将脑海之中的思绪清理出去,反正自己的未来不是在大梁!



现在前来科举,也只是为了满足家人的期望,自己的归途还是只要超脱之道!



无论大梁到底是不是即将倾覆,自己都不应当是太重视!



现在还是答题才是正途!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