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一章探花!
七号凌晨,汴梁城皇宫之外。



任太虚随着礼部引路官员,安静走在皇城外,巍峨皇宫已近在眼前,只要此时抬头去看,还能看到满天星辰。



“没想到,第一次来到这皇城,竟在这时间,又因为殿试。”



任太虚自然是感叹的,毕竟他心中多有不臣之心。



不过他已经是过了中二的年纪,不会像项羽一样的说出:“彼可取而代之!”



此时的任太虚满脸的平静,半点也让人看不出心中的野望。



周围安静极了,唯有二百多人的脚步声,松松散散持续响起,作这一届的会元,任太虚自然排在前列,心中哪怕想着事,脚下也不急不缓,跟着前面引路的礼部官员,直到抵达皇门外。



从这时走来一个小太监,与礼部官员耳语了几句,礼部官员就点了点头,带着他们在外面安静站着,等候入内。



因这时到了四月,哪怕此刻天还黑着,能考取贡士的人也基本不缺几件厚暖的单衣,所以,站着等候在皇门外的贡士们,都不会觉得寒冷。



但内心的忐忑不安与难以抑制的激动亢奋,使得一些人站在原地,身体微微发抖。



因脚步声停了,周围的细碎声音,尤其显得清晰。



任太虚就听到了身后站着第四名,虽隔了远些,还有呼吸粗重,牙齿微微磕碰的声音。



想到刚刚汇聚时,这第四名虽看起来穿着不俗,身形也还算板正,但举动中,仍能看出小心谨慎,似乎并不像是出身权贵或是官宦家庭,而像是地方乡绅子弟。



这样出身普通,哪怕是乡绅之子,在这时? 也基本做不到坦然。



任太虚却因种种原因,站在队伍前面? 神色平静。



恰走过来的张公公,看到这一幕? 不禁暗暗点头,向着礼部官员说了几句? 礼部官员抬头看了看天色,转身:“时间已到,皇门即开,恭祝诸位贡士都能鱼跃龙门? 成我大连栋梁之才——入内? 开皇门!”



贡士都沉默着拱手,行了半礼? 算谢了这句吉言。



随后? 紧闭着皇门? 在面前吱呀呀慢慢拉开,对很多人来说? 神秘的皇城? 终于在面前露出了真实的模样。



望之令人震撼的几乎望不到边的长路? 以及红墙金瓦,都在这尚显昏暗的早晨? 给这些贡士带来了一种心灵上的压力与冲击。



大多数人读书、科举,为的,不就是,学得文武艺? 货卖帝王家么?



能否光宗耀祖? 就在今日了。



就在原本不怎么紧张的京城子弟? 也在此时? 心跳加速,心神荡漾。



“天家威严,果名不虚传。”



所谓的威严,说穿了,就是自己生命和前途,全部在别人掌握之中产生的敬畏。



任太虚却是没感到丝毫的敬畏,这是实力带来的自信!



……



任太虚在礼部官员带领下,跟着二百三十二人,进了巍峨宏伟的大殿。



一路走来,太监、侍卫,几乎随处可见,甲兵一队队巡逻,步履整齐,戒备森严,但这些都不如面前这座即将面圣的大殿来得令人敬畏。



巍峨,高大,光是台阶,最高一阶,站在上面,就能俯视众人了。



殿门口各有几十个侍卫,个个都是有官身,身材挺拔、气质凛然,手扶着刀柄,目光锐利盯着每一个进出的人。



张公公一直沉默在队伍前,这时进去,片刻出来宣布:“贡士入殿,觐见圣颜!”



任太虚是会元,入殿自然也走在最前面,表情肃穆,躬身跟着引路的礼部官员,趋步鱼贯而入进了大殿。



目光一闪,就看见了一排排桌椅,才站了妥当,听殿上静鞭三声,接着鼓乐声细细而起,赵公公尖声:“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人一起跪下,黑鸦鸦一片,整个大殿静得一声咳痰不闻,只有一个脚步橐橐而入,这就是皇帝。



皇帝在乐声中进来,在上台阶时略停一下步,扫视一眼贡士,上了殿中的御座,只有拂袖和衣衫摩擦声。



在极静处,弘治帝随后的声音格外清晰:“国家取士,三年一比,给你们当官,为的是协理政务,抚绥地方,治理民事,那凭什么作官?”



“凭的是公而忠,私而廉。”



所有的人都伏了一下,大殿中静极了,充满压迫的气氛把人心也压得直沉入海底去,透不过气来,只有皇帝淡淡的声音。



“朕之取士,取的就是心田,能秉着忠廉之心,就算办差了事,朕也能给机会,要是心田坏了,任凭有才有功,朕也断不轻饶。”



“殿试,既是你们为学的最后一考,也是你们仕途的第一考,汝等好自为之。”



已经在殿内站好,都微微低头,目光不敢向上看二百三十三名举子,全都等着皇帝开口,宣布殿试开始。



“殿试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