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七十五章面圣
而是年前门庭若市,二十年后门可罗雀。



此时的城北的一处大宅,门外的石狮子上已经是有着些许的绿痕!



唯有门匾上留下的四个大字依旧璀璨——秦国公府邸!



此时的秦国公府邸后院书房,一个鬓角斑白,眉宇间透露着威严的老者正在挥墨!



他的字迹之中尽是显得金钩铁马,豪气颇深。



此人便是大梁秦国公薛定谔!



不多时,一个老仆进入书房之中,对着自家老爷窃窃私语几句。



闻言,薛定谔眉宇间也是渐渐的露出三分喜色!



口中喃喃道:“终于是到了,弘治又是要用我了吗?快二十年!”



“之前道长演算的结果却是不假?”



话语之间,薛定谔也是带着三分的唏嘘!



那老仆打扮的老者也是微微一笑,开口道:“国公爷自然是鸿运齐天!”



闻言,薛定谔也不多说,只是淡淡的一笑。



他是一个很有自知之名的人,或者说年轻的时候虽然有些张扬、傲气、霸道、豪气冲天、肆无忌惮,但是随着这二十年的打磨之后,他的性子虽然依旧是张扬霸道,但是却不会表现在外面,而是完全的刻在骨子里!



在外的表现却是十分的谦和或者说仁善。



他自然是知道自己绝对是说不上什么鸿运齐天,要真是鸿运齐天,当年他扶持的齐王也不可能最后没满门抄斩。



同时自己这一脉明面上也是没落近乎是二十年之久,不得皇帝的重用。



当然,当年他选择扶持齐王失败,实际上怪不得他们,他们的实力完全是够了的,至少是完全压过了当时的弘治帝。



只是当年的他还是太年轻!



二十年前他正是风华正茂,才是而立之年,便是天下闻名,立下了赫赫军功,成为了征北大将军,成为勋贵集团年轻一代的扛鼎人物!



年纪轻轻,便是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更是有些傲气十足。



这样的情况之下,有恰巧是正是逢皇位更替的时局,他自然是有着扶持真龙,立下从龙之功的打算。



毕竟他才是征北大将军,秦国公,上面还有骁骑、骠骑将军,乃至是大将军,一旦是有了从龙之功,他才是能更进一步!



既然是有了站队的想法,他也不是一个人,他身后不但是有着秦国公府一脉? 更是有着数支勋贵一脉的支持。



甚至在暗中有着整个勋贵一脉的支持? 很明显所有的勋贵都是希望很扶持起来一位心向着勋贵的皇帝!



先帝的皇后无子,所以说也没有什么嫡长子? 倒是给了他更多的操作的可能性!



一番挑选之后? 他看重了当时的七皇子齐王和十四皇子赵王,赵王便是日后的弘治帝。



齐王的母亲乃是唐国公的嫡女? 对于勋贵一脉有着天生的亲和感,而且齐王年纪轻轻也是多有贤名? 加上文武双全? 更是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对象!



当然,当时的弘治帝也是不差,赵王乃是已故成国公嫡女之子,也是文武双全? 同时天资聪颖? 更是得到了许多的朝中重臣的看重,看上起丝毫不必齐王差。



而这两位都是是母族出身勋贵一脉的皇子,同时也都是各有贤名,看上去似乎是不分上下!



一时之间薛定谔也是不知道应当是如何选择!



后来两个因素才是让薛定谔下定了决心。



这第一个因素乃是薛定谔通过和两位皇子的交往,才是发现当时的赵王? 也就是后来的弘治帝虽然看似仁和,但是实则霸道? 这样的皇子若是登上皇位恐怕对于势力越发强盛的勋贵一脉不善。



而且赵王虽然是出身勋贵,但是老师和府邸里面亲信的臣子都是出身世家大族的文士? 不免对朝中的世家更是亲善!



目前看来显然,薛定谔的想法没有错? 弘治帝上台之后稳定了局势? 便是开始扶持世家大族出身的文臣打压勋贵一脉。



反而是齐王和太祖类似? 虽然手段高超,但是却是真的仁慈,贤能,甚至是可以说有些心软,这样的皇帝才是更加符合他们勋贵一脉的利益!



这第一个因素只是倾向,而这第二个因素才是促使他下定了决心!



那是一个寒雪之夜,一个消息传出——齐王妃诞下皇孙!



这是先帝的第一个皇孙,其中的政治意义颇大,有子的皇子和没有子的皇子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君不见秦王政有子扶苏之后,才是表明秦王壮,正式的开始接受全力,处理朝政。



有子便是有后,代表着家国的传承,无论是政治上的象征意义或者是实际的利益,大梁皇朝都是需要这一位嫡长孙!



有了皇孙,他们勋贵一脉便是可以推动,立下储君、太孙!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没有犹豫,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