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零八章托梦
此时的薛玄弼仿佛是置身于一片朦胧之中。



不多时,眼前的朦胧感消失,薛玄弼顿时发现自己又是出现在一处古朴的大殿之上,而那殿上的人,他却是太熟悉不过!



他顿时叩倒在地上,脸上带着羞愧之色。



“不孝子孙见过皇祖!”



薛定谔一身冷哼,开口道:“阳世上的大秦王朝气数大大降低,到底是出了什么乱子?”



薛玄弼闻言,顿时流露出一个苦笑的表情,然后开始从削藩之事说起来。



薛定谔不时点点头,开始还对薛玄弼比较满意。



但是随着薛玄弼提到李文腾之后,薛定谔的眼中也是出现了许些的惊异。



随即冷哼一声,开口道:“这厮居然还未死,倒是没想到当年的一个流亡之人成了气候,当初便是应该斩草除根!”



薛玄弼闻言,又是一个苦笑,心中暗道。



你听到后面的一人,更怕是会更加惊讶!



“李文腾来自于海外,有些出乎意料,但是大秦数十载的积累,也是不惧,可以从容的派出大军分兵征伐便是。”



薛定谔闻言,轻轻点头,他为大秦打下的底子太厚,完全是可以在削藩的同时,分兵征伐李李文腾。



薛玄弼又是一声叹气:“倒却没想到是此时的北方却是生出了乱子!”



“北方?”薛定谔有些狐疑。



他实在是没想到北方能生出什么乱子,毕竟便是威胁最大的草原不也是被他一路追杀,逃亡到了极其偏远、蛮荒的地界。



便是在,薛定谔狐疑的眼神之中,薛玄弼终于是说出了谜题。



“这乱子的来源便是之前数十年默默无闻的西北侯任太虚!”



说着,薛玄弼的眼中还是有些幽怨。



毕竟这三个直接导致大秦出现问题的来源,都是自家皇祖当年遗留下来的,无论是削藩或者是其余的两个意外因素。



听到任太虚的名字,薛定谔不由得陷入了回忆。



又是想到了数十年前,一朝高中探花,在大梁朝堂之上,初露锋芒年轻文士。



他还记得他们勋贵集团便是在此人手上吃了大亏,而后此人虽然是被弘治帝封为“西北节度使”,然后流放到西北,但是依旧是未能没落。



旁人不知,他却是知道,那时候在西北,任太虚已经是手握兵权,主张生死重权的一方豪杰。



只是,之后的天下争龙,此人一直待在西北,便是渐渐不见于薛定谔的眼睛。



之后大秦建立之后,此人也是恭恭敬敬,兼之西北乃是苦寒之地,得之无用,弃之可惜,薛定谔索性封侯拉拢此人,命其镇守西北。



此人虽然是前半生不凡,但是后半生却是“碌碌无为”,在薛定谔眼中已然是无足轻重。



但是根据自家后辈所言,大秦的变故此人竟然是一个巨大的原因?



“他做了什么?”



闻言,薛玄弼顿时心中涌起些许的怒气。



“皇祖不知,此人看似是忠良,但是已然是埋藏祸心不知道多久!”



“皇祖在世的许些年,此人便已经是多有谋逆之心,只是暗中隐藏,不为人知,只是表露出来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



“但是在南方起乱之时,此人自西北出关,统兵数十万之众,迅速的拿下了汉州,又是毕全功于汉中一役,此时已然是一统北地!”



薛定谔闻言,顿时愕然!



他自然是知道数十万之众是什么概念,大秦在整个北方的兵力也不过是如此。



但是没想到这样庞大的一股力量,居然便是在自己认为苦寒之地西北潜伏着。



又是想到西北那些年多有异族入侵,但是被任太虚击退,镇守数十年风平浪静,他甚至还派遣圣旨嘉奖过。



如今看来,西北的外敌入侵不过是任太虚自演自导的一出戏,便是要降低自己的警惕之心,同时也是“养寇自重”。



这样想着,薛定谔心中又是掀起来滔天巨浪。



好一出大戏啊!



三十年!



不!



不止三十年,任太虚蛰伏在西北,或许还要从大梁之时算起来,便是近五十年了!



五十年的蛰伏便是为了今日?



好手段!



好耐心!



到底是心思诡异之辈!



不愧是年轻之时,,便是在大梁崭露锋芒的探花郎,以一己之力便是撼动整个大梁勋贵的豪杰。



对于任太虚的蛰伏,薛定谔颇有经验。



毕竟当初他便是蛰伏二十载,得到机会龙归大海,一朝改天换地。



正是有过类似的经验,他才是能明白任太虚的心性之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