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两千五百四十七章 因果的天谴
天子剑,赵云已是第二次接。



而大唐的皇帝,他也是亲眼送走了第二个。



还是那座雄关,还是大唐的边境,他一步步走上了城墙。



与当年不同的是,而今一眼望去,几乎不见一个熟悉的将军,他记忆中的苍龙元帅、雁翎元帅、龙骑元帅都已在诸侯叛乱时战死沙场。



故人虽已去,山河犹在。



他会在当年的战场,捍卫身后的每一寸土地。



“师叔。”



许多年了,再听到这个称谓,赵云是倍感温暖的。



乃明宇,他也还活着,只不过,走路一瘸一拐,左边的袖子,还空落落的。



“那次遭了敌军埋伏,折了右腿,丢了左臂,”



“都这般模样了,还这么拼?”



“师叔不也一样,才几年未见,头发都白了。”



一个师叔,一个师侄,一左一右,伫立在城关,看着城外敌军,说着当年旧事。



物是人非,那是一种说不清也道不明的心境。



只有真正经历过那场大战,方知今夜的风,有多萧瑟。



杀!



映着晨曦第一抹光辉,冗长的战鼓声,响彻大唐边关。



敌军攻城了,百万雄兵宛如一片汪洋,朝边境扑杀而来。



这一战,自清晨打到夜幕降临,将恢宏的雄关,生生杀成了血色。



“破城者,封万户侯。”



魏王曾经激励士气的法子,同样适用于黑古王朝。



而大战一旦拉开帷幕,几乎每日都有铺天盖地的喊杀声。



人命如草芥,在一场场惨烈的厮杀中,被谱写成血淋淋的真理。



唐军伤亡惨重,几次城破,也是几次夺回。



正是他们的殊死抗争,才守住了边关的城池。



“好你个赵子龙。”



黑古皇帝咬牙切齿,恨的肝胆欲裂。



愤怒之余,少不了的是几分郁闷和惆怅,



情报说,大唐八成以上的精锐,都已在诸侯叛乱时死伤殆尽。



可如今一番鏖战,唐军战斗力之强悍,远超预料,他这百万雄兵,猛烈攻伐大半月,非但没能攻破城关,还伤亡惨重。



这笔账,他都算在了赵云头上。



古人有云,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若将帅气吞山河,便是另一个故事。



而今大唐边境,演绎的便是这等剧目,一个手持天子剑的赵子龙,将唐军之士气,推到了顶峰,一个个的不是疯子,却胜似疯子。



夜,寒风凛冽,边关城墙一片狼藉。



该是太疲惫,太多将士,都抱着兵器沉睡。



睡不着的是赵云,如一座丰碑,立在城墙上。



“援军,还需几日。”良久,才闻他缓缓开口。



若是在往昔,身为副将的明宇,定会第一时间回应。



可今日今时,许久才见他答话,“师叔,没有援军了。”



赵云不语,只微微仰眸,隔着缥缈虚无,遥望浩瀚星空。



他想看大唐的气运,可这个几个瞬间,他的视线却模糊不堪。



看不清了,他眸中的光辉,正伴着一朵朵雪花,一点一滴的溃散。



明宇坐下了,埋首垂眸,久久不曾言语。



大唐气数衰败,各国都在进犯边关,再调不来半个援兵。



他很怀念,怀念先皇时代,举国硬干魏王。



多年后的今日,那些所向披靡的将帅们,几乎都不在人世了。



偏偏,在家国最微弱的时候,多苦多难的大唐,迎来了最大的浩劫。



“杀赵子龙者,立地封王。”



黑古皇帝是个急脾气,天色还未大亮,便已挥剑遥指大唐边关。



金戈铁马声,震天动地,如大海般的人潮,在城外翻起惊涛骇浪。



战!



大唐将士战血沸腾,如一颗颗钢钉,死死插在城墙上。



此一役,倒了一杆杆战旗,连吹拂的风,都被染成红色。



人在城在。



血与骨铸成的长城,死死护住了边关。



这一夜,终是来了援军,却是只有一人。



乃玄机老头,比之当年,苍老不少了,眸子已是浑浊不堪。



“云岚去世了。”这是他,坐在赵云身侧时,说的第一句话。



闻之,赵云送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