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229、两张原稿(1/3求订阅噻)
张叹认真听了大家的意见建议,一一作了回应,从包里拿出两张图纸,说:“这是我画的两张原稿,你们看看,故事风格都在其中。”



辛晓光伸手去拿,却被吴式颖抢先一步,把两张原稿都抢了。



“给我一张啊。”辛晓光不满地说。



吴式颖理也不理他,只顾仔细端详画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金黄的廊桥上,一个小男孩抱着吉他在弹唱,和他合作的,赫然是一个身穿衣服同样抱着吉他的骷髅!!!



两人身前还有一条欢快地蹦起来哈舌头的中华田园犬。



这就是亡灵吗?吴式颖心想,看了张叹一眼,虽然老大很帅,但是现在在她眼里,手中的这张图纸才是最有吸引力的。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图纸上,同时,身后哗啦一下,都站满了人,都伸出脑袋打量。



“给我吧你”辛晓光飞快地从吴式颖手中夺走了另外一张图纸,对吴式颖怒视的目光视而不见,哈哈大笑着躲开一些。



吴式颖没空管辛晓光,她的注意力集中在图纸上,只见一人一骷髅和一条狗的身后,还能见到一群穿着色彩斑斓衣物的骷髅,更远处,是影影重重的高耸的建筑,四周是碧蓝的湖水。



这是一幅上了色的图纸,色彩斑斓,画风有点惊悚,但又喜庆,透着一股幽默和开朗,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阴冷、荒凉和恐怖。



张叹解释道:“他们所在这条金黄色廊桥,是奈何桥,桥下的碧绿色湖水,是忘川水。身后的人群中,有个提篮卖茶水的阿姨,是孟婆……”



吴式颖惊奇道:“你早就想到了用七月半作为故事背景?”



张叹笑道:“和你想到一块了。”



从这里大家已经能初步体会到这部漫画的风格,奈何桥不是阴森森惨兮兮的,而是金光灿灿犹如星光大道,忘川河也没有冤死鬼惨嚎,平静美丽犹如一块碧玉,让人望而生畏的孟婆不主张强买强卖,和邻家大妈没什么区别。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吴式颖放下,交给其他人,凑到辛晓光身边,打量他手中的那张图纸。



这是一张素描图,没有上色,看样子还没画完。



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一栋建筑。这是一栋七八层高的楼阁,飞角重檐,画栋雕梁,有些歪歪扭扭,比之现实中的楼阁更加的夸张,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化创作。远看不像是一栋楼阁,而是一座浮空山。



辛晓光问:“这是亡灵们居住的地方吗?”



张叹答道:“没错,以古代楼阁为蓝本,融合了张家界的奇峰。”



辛晓光良久才说道:“你真敢想,也真会想。”



张叹说:“大家都看到了,这个故事里会用到很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大家可能之前并不了解,所以我会请老师来授课,同时近期组织大家去一趟张家界和古城采风。”



吴式颖:“太好啦。”



众人都露出惊喜,公费培训还能旅游,谁会拒绝呢,由此可以看出,张叹是很认真很严谨对待首部作品。



这其实是浦江电影制片厂的作风,他们每制作一个项目,都非常认真,赴山川采风,举办培训班……这些都是常规操作。



张叹认为这种工作态度非常好,欣然采纳。



围绕这两幅画,众人讨论了许久,最后明确分工,谁负责哪一部分。



傍晚六点,天色已经黑了,一起吃过晚饭的小白和小米手牵手来到学园,小白斜挎着黄色的小包包,左看右看,嚷嚷:“瓜娃子?有瓜娃子在吗?瓜娃子咧???”



园子里静悄悄的,除了她们俩,没有一个瓜娃子。



忽然,小米站住,停在原地,愣愣地看向右边。



“小白你看有灯。”



右边的红砖楼里,一楼亮起了灯光,大门也开着。



小白跳起脚来,嚷嚷:“不好唠,有鬼”



拉着小米一阵风似的往老李的岗亭里跑,哒哒哒



“不好唠李摆摆!”



“爪子有鬼?”



“李摆摆快来!”



“李摆摆鬼”



……



老李正在看电视,闻言连忙起身出来,刚好小白和小米也跑了过来。



小白气喘吁吁地指着亮着灯的楼房说:“李摆摆,鬼火冒”



老李听的费劲,但鬼火两个字是听懂了的,而且小朋友指着二号楼。



“怎么了那里?”



小白:“有人。”



小米小声提醒:“是鬼。”



小白连连点头:“人鬼。”



老李:“……”



这是什么鬼东西!



她前不久刚被舅妈和张老板的鬼故事吓唬到,现在对鬼很敏感。



老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