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正文 番外第19章 师夷长技制别的夷
中原城市那样把几万人口都包进去住在城里,那妥妥会把当地树木全部砍光都不够用。



而且南方也没那么多树木可以长到参天大树的程度。



最后,这些未经处理、干燥的原木直接筑垒,也就只能在极寒低温环境下确保常年不腐烂。在西伯利亚,克里姆林要塞是能耐久五百年左右的。到温热潮湿的中原,可能几十年就腐烂了。



这些因素,导致了这种城寨结构只能在西伯利亚和大兴安岭长白山使用,推广不到中原的。



而历史上的匈奴、鲜卑、蒙古这些草原游牧民族,其实也不掌握这些技术,也没法用。因为他们是草原民族,不是更北方的原始森林民族。



后世蒙古和罗斯的分界线,基本上就是草原文明和原始森林文明各自的发展极限了。草原民族也不是越往北就越适应、越强的。



他们只能在漠南漠北草原、以及那块“漠”中间耀武扬威,真到了比漠北草原更北的贝加尔湖,草原游牧也会被制约,得换上渔猎樵采民族的舞台。



只可惜,古代中原王朝的皇帝大多数不知道这个道理,从刘彻到朱棣,脑子里只有一个大而化之的空泛概念,觉得“草原游牧肯定是越往北越强,一直到最北面的世界尽头,都是这些游牧蛮子如鱼得水的地方”。



殊不知真到了西伯利亚,其实就换了另一套生存逻辑了,那儿哪来的草原给你混。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