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98章 又要来知青了
第二天,逮着一个空闲的时间点,村长站在村中间拉着大家开了个小会。



他们这个村子规模很小,小到都没法构成一个独立的生产大队,而是和周边的其他好几个村子一起并称为“途家坡第七生产大队”。



因为人数相对来说比较少,生产队长自然不在他们村子里了,而在别的村子里。



毕竟生产队长要看选举嘛,在农村这种看重姻亲和人情的地方,一般都是哪个村子人多,生产队长就会落在那个村子里。



于是,他们村里要是发生了事情,只能是村长顶上去。



这个村长也是他们自己叫叫的,在行政级别上应该和副生产队长差不多。



生产队里有啥事也都先通知村长。



村长就说啊,马上就要安排新一批知青下乡来了。



以前那些知青都没有轮到他们村,都安排到其他村子里去了。



但这次生产队长发话了,他们村里必须安置几个!村民们议论纷纷:“知青们啥活都干不了,还贼能吃,咱们也不要!”



“你说不要就不要?



!生产队给的任务,你去和生产队长说啊!”



村长说。



“我就说嘛,有好事哪里轮得到我们。



我听说,他们接待过知青的村子里,一个个都烦死知青了。



细皮嫩肉不好好做活,倒是引得村子的年轻人人心晃动的。”



有个大娘高声说着八卦,“我们村一直都没有知青,还当是运气好呢,结果这就来了……”村长没理会这些爱讲八卦的老娘们儿,叭叭叭地吸了两口旱烟,继续说:“为了迎接知青,我们手里有两个任务。



第一个,知青来了住哪里?



咱们村里没有空余的房间,要么临时给他们建一个,要么就让知青住在老乡家里。



生产队给我们安排了两个名额,我琢磨着为了两个人重新起栋房子不值当,你们看,有谁愿意接待知青的。”



村长这话一说,大家立刻都不吭声了。



就知道会这样!村长又叭叭叭地吸了两口旱烟说:“谁家空余房间多,谁就得出把力。



这样,要是安排来的是女知青,别管一位还是两位,都住在胜男家。



胜男,你有意见没有?”



都被点到名字了,刘胜楠自然说自己没有意见。



她家的房间确实有富余。



村长又说:“那如果来的是男知青,住胜男那里就不合适了。



要是男知青,来一位就住赵菊家,来两位就分开,一个住赵菊家,一个住张千家。



大家有意见没有?”



赵菊是沈土银表妹,她家就在沈家隔壁。



在这个时候,一般大家说谁谁家谁谁家,这个谁谁就是一个家庭里能够当家做主的人,一般都是男人。



但赵菊的情况比较特殊,她是这个村的闺女,嫁去了别的村,守寡后又带着儿子回来了。



村里人拿她当自己人,尽管她是一个女的,提到他们家时,以前说沈西梅家,现在都说是赵菊家。



赵菊家也是一个院子。



正屋有内外间,沈西梅住了内间,赵菊带着孙子天天住了外间。



正屋两旁还有偏屋,赵菊儿子赵红旗带着媳妇张冬妹住了左偏房。



右边的偏房都空着,用来堆柴火和杂物了。



收拾一间屋子出来给知青住,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赵菊心里清楚,虽然她也不耐烦招待外人,但她能在娘家村子里立足,就不能只占便宜不吃亏。



她便点着头说:“行,没啥问题,要是有男知青,就住我家里吧!”



村长又问大家:“其他人有意见吗?”



大家纷纷摇头说没有意见。



在这个时候,因为砖头很紧缺,想造一栋新房子不知道有多难,谁家没有几个儿子呢,谁儿子成亲不需要单独一个房间呢,因此大多数人家里的房子都是不够住的。



本来兄弟俩住一起,哥哥先结婚了,弟弟就不能赖在哥哥房间里啊,只好去厨房里搭一个临时的窝,就这么囫囵地住着。



这种情况很常见。



因此大家都不敢有意见。



你说了有意见,知青就得住你家,你乐意吗?



村长满意地点点头:“行啦,知青的住所问题,咱们算是解决了。



胜男、赵菊和张千都是好的,都乐意为集体解决麻烦。



咱们也不能让他们吃亏,对吧?



就象征性地给他们三家记上几个工分,不多,就意思意思,当是知青住了他们房子给的房租。”



一般人听到这个,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