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34章 孤愿君临天下
南府。



南宝衣特意拣了条梨花白的上襦,又在鬓角簪了一朵白色珠花。



她跪坐在席垫上,给阿弱的发髻绑上白布条。



小家伙看着铜镜,有些困扰:“阿娘,院子里的侍女说,正月间应该穿戴喜庆,可您为何要给我绑上白布条呀?”



南宝衣亲了亲他白嫩嫩的脸蛋:“因为有很重要的人离开了阿弱,所以阿弱才要穿着素服,以表哀思。‘凡丧必有服,所以为至痛饰也’,就是这个道理。”



小家伙摸了摸白布条,懵懂地点点头:“阿弱记下了。”



乘马车出长安,沿官道一路行至骊山西绣岭。



萧弈扶着南宝衣下了马车,又把阿弱抱下来。



行至坟冢前,梅花瓣纷纷扬扬,犹如一片香雪海。



南宝衣在墓碑前摆上丰盛的饭菜和美酒,又牵着阿弱,郑重地祭拜萧子重和温知凝。



“南大人!”



不远处突然传来轻呼。



南宝衣回眸望去。



以裴家大郎君为首,那群曾在上元夜醉花阴聚首过的贵族子弟,纷纷乘坐马车赶来。



周家大郎温声道:“拜祭这种事,怎能少了我们?当年,我与子重一起入国子监读书,有过同窗之谊。最后一程,我理应前来相送!”



当今世上,百姓认定人死之后的第七天,是返魂回家的日子。



因此,至亲好友会在这一天送死者最后一程。



宁晚舟的长姐宁渝,眼圈泛红湿润:“知凝妹妹生前,我没能好好照顾她,我对不起温彤姐姐,心中十分愧疚。今日最后一程,我也是一定要来相送的。”



南宝衣看着他们,不知怎的,心里突然泛上柔软的暖意。



梅花瓣纷纷扬扬,温柔地落在酒菜上。



众人立在坟冢前,无言地倾洒杯中酒水,以祭奠故去的好友。



祭拜完,南宝衣望向萧弈。



男人正眺望不远处的烽火台。



她道:“二哥哥,要登上去看看吗?”



“自打回到长安,还不曾欣赏过萧家的江山。”萧弈面色淡然,“突然很想看看,皇兄和子重他们曾经眺望过的山河。”



——但凡萧家忠臣,请随孤出征!



子重穷途末路之际,高呼的话语仍旧回荡在耳畔。



可惜,地方世家诸侯无一人响应。



萧弈想看看烽火台外的山河城镇。



想看看所谓的大雍江山,是否还是他萧家的江山。



裴子期等人也想再登烽火台。



于是一群年轻男女,携手往烽火台上而去。



山路和台阶十分陡峭。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众人才终于登上烽火台。



南宝衣已是汗流浃背。



她抬袖擦了把汗。



迎面而来的风带着早春的清寒。



举目四望,远处的长安古城巍峨磅礴,四通八道的官道往天尽头延伸而去,极尽帝国皇城的繁华。



天尽头山峦起伏河川纵横,交叉处隐隐可见坐落着一座座城镇。



几只白鹤沿着玉带似的河流一路往东翱翔,更有大雁成群结队,北迁故土而来。



天高地远。



一切都是那么辽阔……



南宝珠震撼道:“我还从没见过这么壮观的锦绣江山!站在这里,仿佛连呼吸都轻松起来,整个人就像是被打开了一样,就连心胸也莫名变得宽大仁慈……”



珠珠形容得很贴切。



南宝衣想着,轻声道:“不知道当年,皇太子和皇嫂嫂他们登上烽火台时,是怎样的心情?”



裴子期等人,闻言怔住。



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卷。



秋色已浓。



当年他们初次登上烽火台,各自累得汗流浃背。



可是在看见瑰丽的黄昏日落时,他们便又兴奋起来,觉得这一趟十分值得。



山河壮阔,他们情不自禁地各抒胸臆,畅谈起志向。



有说香车美人招摇过市的,有说长醉不醒逍遥竹林的,也有立志著书立说名垂千古的,愿投身商海做生意富甲一方的。



他们嘻嘻哈哈,互相打趣。



等到他们都说完了,温彤含笑望向萧宁:“殿下的志向是什么?”



那温润如玉的皇太子,高冠大袖,眉目如画。



他负手站在烽火台上,俯瞰江山:“孤愿君临天下。”



众人愣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