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554.对手很强大
早年为了利润,音乐平台上一个账号,可以无限次地为同一首歌买单。



也就是可以明目张胆地刷榜。



对于流量歌手们可以说是最大的利好,因为,流量歌手的粉丝们一般理智型的比较少,大多数时候,很多粉丝甚至为了偶像的歌曲能上榜,那真的是各种不差钱的疯狂刷榜。



比如一个账号一次性直接买一百次,一万次。



后来虽然平台规范了不少。



但是刷榜的行为却依然不可避免。



一个账号不能多次重复购买了是没错,但是却可以买了以后赠送给其他人。



而这依然很难阻挡狂热粉丝们为偶像刷榜,因为他们可以买下多个账号来刷榜单。



李俊熙作为流量歌手,虽然不是顶流,但是他是靠颜值上位的,所以他的狂粉可是真不少。



其实很多流量明星偶像明星的狂粉都是比较多的。



一般来说,你像刘伟,梁秋华这样的老歌手,他们的歌迷,或许也有铁杆,但是顶多估计也就是多买几次,送给朋友听,当支持一下偶像。



可是李俊熙的铁杆狂粉们,却不是这样的。



他们会致力于让偶像的歌曲上榜,还会定目标,不刷上去誓不罢休。



然后,李俊熙的《热浪青春》强势空降排行榜。



其实这也是三大音乐平台的榜单一直被人诟病不够权威的原因之一。



尽管,粉丝自发的刷榜行为,本身也凸显了歌手本身的人气和号召力,但是始终刷榜就是刷榜。



十分钟的时间,空降企鹅音乐平台的新歌榜前十,简直夸张,简直离谱。



尽管很多人都知道,李俊熙这样的流量歌手,前期的爆发力是真的强悍。



因为他们这样的歌手,其实歌曲好不好听,质量好不好,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能不能调动起粉丝的情绪和热情。



显然,李俊熙和海星娱乐做到了。



这尼玛,就离谱!



当然,李俊熙能做到这些,也和经纪公司提前动员了李俊熙的粉丝们有很大的关系。



毕竟,刷榜也不是说刷就能直接刷的,事先如果没有准备的话,根本不可能在短短的十分钟时间内做到。



同时也和现阶段排在前十吊车尾的歌曲销量还不算太高有很大的关系。



通常来说,目前国内三大平台的榜单的机制是几乎差不多的。



新歌榜上榜机制是,每一首新歌发布一个月以内都算新歌。



当过了一个月之后,那么就会自动下榜。



而同时,还有一点,那就是,榜单采取的是月榜制度,也就是说,新歌,除非是月初上线,否则的话,基本上到了月末,就算新歌期还没有过,但是也同样的要下榜。



如此,也造成了国内的绝大多数新歌发布的时间,几乎都是月初,很少会出现月末,或者月中发歌的。



除非是特殊的歌曲,比如影视金曲一类的,要配合电影上映时间,否则的话,大多数都是在月初发歌。



而下了新歌榜之后,当然不是说就不会再上榜了。



而是会转到季度榜,年度销量榜单上面去。



这里的竞争就更激烈了。



大体上国内的三大音乐平台的榜单单曲最重要的一般都是四个主要榜单。



一个是新歌榜,最长上榜时间为一个月。



陈知贤的霸榜计划,其实针对的也是这个新歌榜。



然后是季度销量榜,上榜时间顾名思义最长为一个季度。



之后是年度销量榜单,这个榜单,一般是作为平台年度音乐盛典评比的主要数据依据的榜单。



最后是平台销量总榜,这个榜单,就是面对的所有的在各大平台的销量数据排行了。



这个榜单通常来说,榜单的名单变化都不会太大,因为毕竟,那些数据都是积年累月创造下来的。



其他的还有很多榜单,但是大多时候都被排除在四大主要榜单之外。



因为一首歌,你别管是不是口水歌,别管到底质量如何,销量大多数时候都是能够很明显的证明歌曲的风靡程度的。



像陈知贤要霸榜,那么肯定不可能去霸所有的榜单,因为那根本不可能。



前三个如果是年初发歌的话,那么或许还有一些机会,但是最后一个总榜,就别想了。



总榜是各大平台成立以来的积年累月积累下来的销量的总排行。



当然这里说的是单曲,还有专辑销量榜单之类的,其实也同样的是这个套路,只不过,销量就变成整张专辑的销量了。



言归正传,回到新歌榜的争夺上面。



《童年》和《同桌的你》堪称一骑绝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