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十五章 离间兄弟
其实黄明远让张俭给俟利弗带的就两句话,一句便是隋军主力已经占领恒安镇,几十万大军将突厥人反包围了,何去何从俟利弗看着办?第二句便是只要俟利弗能杀了始毕可汗,黄明远便保俟利弗为突厥大可汗。



黄明远不指望俟利弗真能杀了始毕可汗,但只要乱了他的心就成。



俟利弗听到张俭的带话,大吃一惊,连手中把玩的如意都掉在了地上。不过俟利弗也是个心机深沉的人,虽然震惊,但却沉得住气。



俟利弗笑道:“隋人,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蒙骗于我,差点着了你的的道。恒安镇远在北面,你如何破了恒安镇。我看你破恒安镇是假,要要以此假消息来离间我大突厥是真!你以为我会送你蒙蔽,来人,把这个隋人给我拉出去砍了,把头送给大可汗。”



张俭此时也没想到这俟利弗变脸这么快,卫公称此人“鬼心似狐”,果然如此。



不过张俭没有惊慌,反而笑道:“英明可汗当真觉得我在说谎,那铁勒人为什么连声招呼也不打就拼命往北逃了呢?英明可汗仔细想想吧。



今我数十万大军已将尔等团团包围,歼灭尔等也只在须臾之间。



我这次前来,是卫公宅心仁厚,有意放可汗一马。大隋要杀的只有咄吉世这个卑鄙无耻、叛君逆主的奸贼,与旁人无关。可若是可汗一心想跟着咄吉世同死,在下也没有办法。可汗自比当年的都蓝、达头如何,而今骨头怕是也找不到了。”



俟利弗眼看张俭如此镇定自若,成竹在胸,心知压不住对方。而且联系铁勒人突然撤退一事,对方说的怕是真的。



俟利弗不敢想象恒安镇丢失之后会引发的连锁反应。



此时十多万突厥大军倾巢而动,集聚在雁门。南面的数万隋军锁住忻口;黄明远又带数万军队屯兵繁峙;西面是郑言庆的丰州军;而北面恒安镇已丢,十多万大军相当于完全陷入隋军的包围圈中。



这是在山河险阻的河东,不是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面对强敌,他们可谓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况且他们是异地作战,军心不稳。而且突厥军队多畏惧于大隋的战力,内部有很多人反对背叛大隋。恒安镇失守的消息若是在十多万突厥大军之中传开,隋军甚至不用打,突厥人自己就会乱了。



面对这种恶劣的局势,俟利弗不认为自己可以力挽狂澜。



怎么选择已经注定了,于是俟利弗连忙赔上笑脸说道:“隋使勿走,是小汗刚才失礼了。”



俟利弗让人放开张俭,他则亲自上前给张俭赔礼道歉。



张俭态度倒是淡然,宠辱不惊。



俟利弗问道:“卫公之言,可是当真?我等如何能相信卫公的话?”



张俭乃说道:“英明可汗,你要知道,这件事你若是不去做,有人想代你去做,大隋不是非可汗不可。



大隋对草原之地没有什么兴趣,也不可能费那么大力气去经营草原,所以必须有人替大隋代为管理草原诸部。其实这个人只要心向大隋,到底是谁大隋并不在乎。



大隋要的是像《定北城盟约》刚签订时草原的样子,要的是稳定与平衡,而不是有人试图一统草原的局面。



这个时候,谁能让大隋满意,大隋自然便会支持此人。所以不是可汗如何相信卫公的话,而是可汗如何让卫公感受到可汗的诚意。”



俟利弗有些沉默。



其实当李靖占领恒安镇的那一刻,对于阿史那俟利弗来说,能选择的余地就很小了,要么臣服于大隋,要么跟着兄长始毕可汗一起去死。



俟利弗恨不得兄长死,他能为兄长殉葬?



于是俟利弗果断地倒向了隋军,若是能取代兄长成为突厥的可汗,即使只是其中之一,但只要手握大汗的身份,他便有统一突厥的机会。



俟利弗和张俭约定,他以不敌隋军为由,返回雁门,然后在始毕可汗军中传播恒安镇为隋军攻破的消息,制造混乱。再等待合适的机会,与隋军一同歼灭始毕可汗。



俟利弗卖的兄长很彻底,始毕可汗不死,他就得死。



张俭回到营中,俟利弗所部便缓缓后撤。



望着俟利弗部后退的步伐,无论是杜如晦还是张俭,都不理解黄明远为什么会放过阿史那俟利弗,没道理啊。此时隋军已经完全掌握了主导权,只要不怕伤亡,这十多万高句丽人绝不可能走出雁门郡。



黄明远当然有自己的意图。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始毕可汗灭亡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一旦始毕可汗败亡,位于突厥牙帐的义成公主将会成为东突厥最大的势力,掌握东突厥的最高权力,甚至统一整个东突厥。



这并不是黄明远愿意看到的。



统一的“一”比分裂的“十”更可怕。黄明远现在无暇顾及草原,所以能做的便是不让任何一个人成为草原的霸主,平衡整个草原的势力,任何有统一草原苗头的势力都是大隋的敌人,即使这个人是义成公主。



在利益面前,没有谁是可以绝对信任。



此时让俟利弗返回草原,便能使其与义成公主保持势力平衡,原本消灭他更容易。



草原就是这样,游牧民族,时刻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