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十二章 失信于人
黄明远没能在雁门再待多长时间,虽然关于草原的事还有千头万绪没有处理,甚至黄明远没能来得及与义成公主见上一面,但不得不走。



这全是因为杨广又闹出了幺蛾子,令黄明远不得不回东都妥善处理。



事情还要从雁门解围,杨广返京说起。



当初杨广的銮驾从雁门返回太原之后,没有多待,便一路向南,准备前往洛阳。



这时苏威等人向杨广建议道:“今盗贼不息,士马疲弊,愿圣人亟还西京,深根固本,为社稷计。”



苏威劝杨广还是回西京吧,那里是朝廷的大本营。



杨广似乎也被这一次发生的事情给吓到了,苏威一劝,便赶紧从之,决定转道前往长安。



然而过了没多久,宇文述便劝道:“今随驾从官妻子多在东都,宜便道向洛阳,再自潼关而入关中。”



宇文述说得很隐晦,但杨广此时已经反应过来了。他回关中干什么,忘了自己为什么要迁都洛阳吗?难道要再次回到关陇世家那群人的手中吗?



虞世基、裴蕴等人也担心大权旁落,便劝杨广此时返回关中,恐为人质。



于是杨广立刻反悔,以宇文述的理由搪塞众人,先前往东都。



天子耍赖,苏威等人也没有办法,不过天子若是真的返回东都,不再四处巡游,也算一个收获。



众人到了东都之后,便讨论此次大战的赏罚。



苏威等人皆认为之前天子在雁门的时候,允诺的奖赏实在太重了。



杨广在杨玄感之乱后,因为当时授勋者有很多,为了好封赏,便在九大夫之下,又设置了八级勋位。从正六品的建节尉开始,以下依次是从六品奋武尉,正七品宣惠尉,从七品绥德尉,正八品怀仁尉,从八品秉义尉,正九品奉诚尉,从九品立信尉。



有了这么多低级的职位,之后封赏才方便起来。



不过这一次要封赏的人实在太多了,不说之后赶来围歼突厥的各路援军,光是一开始的天子随驾军队,自战死的独孤览、范安贵、吕玉等重臣以下,接近一万七千人可受赏。



杨广当时可是许诺的“守城有功者,无官直除六品,赐物百段;有官以次增益。”即只要有功,没官职都能最低授予六品官,有官职的,更厉害。



打仗的时候许诺的很痛快,战后封赏就难受了。



苏威等人拿着功劳簿,几乎没晕过去。照这样的封赏标准,整个大隋得平添上万战死或存活的六品官,这还没有算黄明远十多万大军围歼突厥主力的战功。



若是真按照这个标准封了,那得六品官满街走,将军、大臣多如狗了。整个朝野内外得全乱了套了。



于是苏威只得不断裁剪这个封赏名单,最后将一万七千人裁剪成一千五百人。但这个名单还是太过巨大。



突然多出上千六品官,朝廷也受不了。



于是苏威只得请求天子重新斟酌封赏之事,至少也得在大隋承受范围以内啊。



杨广素来吝啬对朝臣的封赏,到目前为止,整个大隋有接近一半的郡都没有太守,至于六部九寺官员缺的更多,可见杨广得多不喜欢封官。



苏威报上来的封赏人物,杨广也惊呆了,这么多人,如何能够尽封。于是杨广便下令苏威、宇文述、裴矩、裴蕴、虞世基五人重新商定对“雁门之围”功臣的封赏。



虽然杨广没有直言毁约,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苏威等人秉承杨广的心意,于是将原本的重赏改为“一战得第一勋者进一阶,其先无戎秩者止得立信尉,三战得第一勋者至秉义尉,其在行陈而无勋者四战进一阶,亦无赐。”



即只有得第一功的才能晋升一级,而没有军职的,六品官是不要想了,只有个从九品的立信尉,其余的有职务的,基本上能混到提升一级,已经算是荣幸了。至于赏赐物品,全都没有。



一众文武看到这就怒了,被围雁门的时候,说得好好的,怎么一解困了,就翻脸不认人了,要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吗?



作为忠臣的樊子盖见此,心知若是真的按照这个新标准,怕是会军心丧尽,于是坚持向杨广请求,认为不应该失信于人。



杨广见樊子盖连自己定下的事情也能反驳,心中大怒,于是斥责道:“你这么关心士兵的封赏,难道要收买人心吗?”



杨广的话已经算是诛心之论,就是黄明远在这里也顶不住。于是樊子盖大惧,再也不敢说话。



封赏便按照这个新制定的标准实行下去。



到了军中,几乎哗然,原本以为能够封妻荫子的众将,此时对封赏的满腔期待,都化作了对朝廷的怨恨。



封赏还没完,杨广又开始秋后算账。



雁门之围的时候,内史舍人萧瑀反对突围,便被杨广忌恨上了。萧瑀之前因为和杨暕陷害郑言庆的事情,很是被杨广冷处理了一段时间。后来萧瑀的兄长萧琮身死,杨广为了提携后族,便再次对自己从小看大的小舅子委以重任。萧瑀因此当上了内史舍人,委以机务。



不过萧瑀老是谏言,惹得杨广很是厌恶。这次他反对突围,让杨广以为萧瑀是不在意自己的生死,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