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天下安康》 第一百九十七章巴蜀烽火
自荆襄之战后,李唐的局势便彻底的一日不如一日。



荆襄一战,李世民大败亏输,连丧十多万军队,十七万大军,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返回了巴蜀。而且此战之后,天下只剩下一个李唐,而李唐亦再无反攻大隋之能力。



李世民带着残兵回到巴蜀之后,便被夺了兵权。



荆襄一败,自然要有人承担责任,而身为主帅的李世民,便成了最大的背锅侠。



这一次,就连李渊亦对李世民有了看法。



李唐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灭亡了萧梁,最后却给黄明远做了嫁衣。若不是李世民当初一定要攻灭萧梁,双方互为唇齿,李唐也不会面对这种局面。



于是李世民被剥夺了兵权,又罢免了全部的官职,成了闲人一个。



李世民虽然不甘,也没有办法,谁让他打了败仗。



当然,荆襄一仗,李世民被免职对于李唐的影响并不是最大的,最重要的还是此战之后,李唐只剩下苟延残喘的能力。



而且在所有人看来,以巴蜀一地对抗整个天下,几乎等同于灭亡。无论怎么看,李唐除了覆亡,没有其他出路。ωww.五⑧①б0.℃ōΜ



因此整个李唐内部,充满了绝望与失望。



无数的世家大族,都各自寻找着出路,无数的地方豪强,都下意识地与李唐政权保持距离。



所有人都等待着李唐的灭亡。



为此李渊愁白了头,不过才五十出头的他,已经是满头白发,皱纹深锁,再也不是历史上那个四处玩女人的唐高祖。



李渊的执政能力和谋略算计绝对不差,可偏偏所有人都觉得李唐要灭亡了,因此不愿意再向李唐投入资源。



李唐和黄明远的政权不同,李唐从一开始就是靠着关陇世家的支持才能占领关中,也是靠着关陇世家的支持才能在巴蜀延续。因此其运行机制就是李氏和关陇世家共同统治。



而随着一部分关陇世家准备抽身离场,整个李唐的运行渐渐陷入了停滞。



四方生乱,盗匪丛生,国库空虚,兵员短缺。整个李唐,无比空虚,仿



佛不等隋军打过来,李唐就要灭亡了。



三月中旬,迁州人邓士政执刺史李敬昂以州降明。



迁州是房陵和西城两地析出来的一个小州,不过自房州失陷后,算是边陲了。三月初,严孝武趁着李世民兵败,轻兵急进,占领了房州,而李敬昂一看房州丢了,自觉迁州无力防守,直接便以迁州投降了严孝武。



迁州和房州本来是巴东和金州的侧翼,迁州一叛,整个金州(西城郡)就成了一个孤地了,而夔州的北面也闪出了一片空档。



三月十日,渝州人张大智反,刺史薛敬仁弃城走。



四月一日,眉州山獠反。五⑧16○.com



四月十九日,始州(今广元一带)獠人反。



四月末,洋、集二州獠反,陷隆州晋城。



五月初,西羌诸虏进犯松州。



五月中旬,万州獠人反。



······



几乎是转眼之间,整个巴蜀,烽烟四起,处处皆反。好像所有的人都在准备着,从李唐身上,撕下一块肥肉。



其实巴蜀的獠乱从来没有停止过,各州郡兵云集,就是为了镇压獠乱。



然而李世民出征荆襄,整整抽调了十七万军队,在算上北面河池、顺政等地的军队,地方守军几乎被抽调一空。



而荆襄败后,为了防止隋军趁势杀入关中,李渊又从各州征调部队,戍守巴东。这导致整个巴蜀各州的军队,根本无力戍卫地方,很多县城,几乎已经没有守军。



四处动乱的獠人,又如何不趁着这个乱子,突然出击,攻城略地。



李渊面对四面的乱象,急得头大。此时整个成都小朝廷,已经陷入事越多,乱越大,乱越大,事越多的局面。



李渊只得分遣大将为总管,坐镇一方。



可獠人是山民,打胜了一拥而上,打不胜便逃入山中。



唐军本就兵力不足,又让獠人打了一个多点开花,因此根本无力应付,这乱子不仅没平,反而有风靡之势。



到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傻了眼。



最后还是裴寂出面,建议李渊重新启用李世民。



虽然



李世民在荆襄大败,最终导致了现在的局面,但不得不承认,整个李唐内部,最能征善战的,还是李世民。



李渊虽然恼李世民的兵败,但也不会真的厌恶了自己的儿子。说到底父子几人皆是连连兵败,真要是为此而怪罪,第一个就是他李渊。



于是李世民又重新启用李世民为眉州总管。



此时巴蜀的动乱,最严重的便是渝州的张大智,以及始州、眉州的獠乱。渝州是巴东的大后方,始州在汉川郡一侧,前面就是剑阁,而眉州就在成都的南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