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天下安康》 第二百七十三章 牂牁盟誓(上)
既定黔中,欧彦便派遣徐世勣和裴镇安率领左侯卫三十九军、四十军和万余荆南土兵向西,征讨渝州,而他本人,则继续率部平定沅陵。



田氏虽降,沅陵的未归化蛮人却还不少。



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欧彦亲率大军出击川南的,毕竟战前的计划便是荆南军凿穿黔中,直袭渝州。



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欧彦平定黔中之后,北面的巴东也传来消息,太子黄维扬已经击败了李唐巴东守军,占领了夔州。



这就使得欧彦这支偏师失去了策应的作用。



从荆南到渝州,千里之遥,旷日持久,而从夔州逆流而上,从水路轻易便可到达。等荆南军赶到,渣子都留不下了。



所以荆南军根本没有再出击的必要。



不过原定计划是直袭渝州,欧彦也不好违令。



于是欧彦便让徐世勣、裴镇安二人前往,而他本人留在沅陵郡。毕竟黔中刚下,也得留下一部分军队威慑田氏和其他诸蛮。否则在田氏实力大损的情况下,整个黔中,不得乱了起来。



果如欧彦预料的那般,徐世勣、裴镇安二人率领两万多人,紧赶慢赶,终于赶到了渝州,但还是晚了一步,渝州已经被张长逊攻克了。



不过二人也没有办法,谁让他们来晚了一步,二人也只得跟着张长逊一同西进,攻打泸州。



不过这次二人运气还是不好。



没等大军西进,泸州方向又传来消息,韩王黄明聪率领岭南军,已经占领了泸州。



大明南线的军队有两路,一路出荆南,一路出岭南。其中荆南军只能算偏师,岭南军才是正儿八经的南路军。



黄明远置岭南军的目的也很明显。



一方面是从南线进行迂回包抄,堵住李唐南下南中的可能。另一方面便是消耗岭南的土兵力量,更好地安定岭南。



黄明聪自受命之后,便在岭南征调了四万多人马,除了右御卫的七十军和都护府直辖的四营人马,还有三万土兵。包括冯智戴、冯暄、冯士翙、李光度、李晕、邓文进、宁洄藻、宁宣、陈龙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庞孝恭、沉逊、欧阳世普、韦阙、秦元览等人皆带兵从之。



这些人多则带兵两三千,少则带兵千余。倒不是不想多带,实在是之前的南海大战,各家皆是伤筋动骨,根本没缓过来。



不过这么多兵力已经够了。



各家在苍梧郡汇合。



从苍梧到泸州,长达两千多里,又是一条漫长而艰险的道路。



幸好大都护府准备了大量的船只,三军直接从苍梧登船,逆郁水而上,可直接进入牂柯郡。



不过入牂柯郡之后,便无可通行的水路,大军只得弃船登岸。



此时的牂柯郡,还属于一个三不管的地方。虽然大隋在此设了一郡二县,但根本没有在籍人口,更无官吏、军队。整个牂柯郡,大部为牂柯谢氏所占据。



牂柯郡的条件,较之黔安、阳明、沅陵等郡都不如,基本上就是一个未开化的蛮荒之地。



牂柯郡的统治者是以谢氏为首的牂柯蛮。



传说牂柯谢氏源于王莽时期牂柯郡功曹谢暹,但也只是传说。



牂柯郡蛮化严重,西汉时期,在此设立了十七个县,到西晋时还有七个,而到了现在只剩下两个了。



整个牂柯郡,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当地蛮人,没有文字,刻木为约,散在山洞间,依树为层巢而居,戴熊皮冠,披勐兽皮,可见其蛮荒落后。



牂柯郡内蛮族极多,以谢氏、赵氏为首。



其中谢氏多方分裂,又分为西谢、东谢、南谢、矩州谢、充州谢(矩州、充州为贞观三年设,后以州命,提前用之,以为指代)。赵氏则为西赵。



不过越是蛮人,越是能战。整个牂柯郡,十多万蛮民,能拉出数万军队。



跟这样的军队交战,其实是不太现实的。



这群蛮人连个城池都没有,至于王化,更是无从谈起,想打服对方很难。



牂柯蛮又不像田氏那样,控城据县,明军虽然受限于地形,但也能拿捏到对方的软肋。而牂柯蛮比野人强不了哪里,一哄而散,明军上哪追去。



在黄明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来,对于这些蛮人,军事手段乃是不得已的行为,毕竟你去攻打一群狮子、大象就是将其全杀光了,又有什么意义。



军事手段是震慑,主要目的是归化。



而且岭南军往泸州,时间要求很重要,必须要赶在李唐发现之前夺取泸州,所以更没给他们留太多的时间与牂柯蛮鏖战。



黄明聪出兵之前,便定下了招抚牂柯谢氏的基调。



大明从不担心谢氏的割据。与田氏独霸黔中不同,牂柯谢氏,内部先是一分为三, 接着又分为五,其领头人物并不固定于某一家。更兼谢氏之侧,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