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 掐丝珐琅
好奇。



胡哥一看见这东西,就说巫马川的家以前是大户人家,那肯定不是普通的东西。



“笔架,准确说,是一个掐丝珐琅笔架。”胡杨回答道。



只见这笔架呈山字形,上勾山崖纹,下勾海水纹,中饰填彩釉“卍”字纹,下置铜镀金錾花椭圆形底座。



“这种东西,在古代也是宝贝,穷人是买不起的。”



听了胡哥的话,巫马川一家人都眼睛一亮,面带喜色。他们家虽然小日子还算过得去,但也不算好。



最起码,现在的房子就明显窄了。等孩子长大,还要空出房间来,是巫马川这些大人经常要想的问题。



买房?



他们泉州的房价也不低,要一万左右,弄个一百几十平方,就是上百万,可没有这么多存款。



要是这些老物件里面,有点值钱的东西,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胡杨告诉他们,笔架,也属于重要的文房宝物之一,自古就受到重视,不少都是艺术品。



掐丝珐琅,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属于珐琅器品种之一,一般特指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



“瓷器,还是金属?”华仔有点搞不懂。



珐琅彩瓷器,是他经常听说的,那就是瓷器。可是现在胡哥又说什么铜胎,有点乱了。用铜做的,还能算瓷器吗?



“不是瓷器,是两个概念,不一样的。”



本质上就不一样,瓷器是泥烧制的,掐丝珐琅的核心则是铜。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



虽然都有珐琅两个字,但它们之间没有太大的亲戚关系。



关于掐丝珐琅,或者说景泰蓝的起源,有两种说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诞生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进中国。



不过,有一点是学术界公认的:



明代宣德年间是中国景泰蓝制作工艺优点,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达到辉煌阶段,“景泰蓝”一词也从此诞生。



在这,我们不得不感叹一下,明朝宣德年间,真的诞生了不少精品艺术,像宣德炉等等。



古玩界有个词语,叫“永宣盛世”。是古玩人士对明代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开创了33年的繁盛局面的美称。



先前大家看到的《永乐大典》,永乐时期的甜白釉瓷器,宣德年间的宣德炉等等,都是那个时代的艺术名片。



可以说,那是一个艺术高度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这段明王朝的鼎盛时期,强大的国力、繁荣的经济、复兴的文化都透过遗存的文物闪耀出璀璨的光辉。



“可惜,不是明朝生产的,而是一件清朝的掐丝珐琅。”



据他所知,掐丝珐琅以明代的制品为佳,凡是明代的制品,它的质料都是透亮而不发磁,而大绿一色,其透亮则更比他色更为厉害。



它的性能与玻璃略同,它的颜色象油绿的翠玉,红色像昌化的鸡血,紫色犹深色的旧紫晶,蓝色类似于蓝腚,白色类似凝脂。



“眼前的这个笔架,是康熙时期的作品,掐丝珐琅的风格虽然沿袭明代规范,掐丝细密釉色不及明朝。”



就是清朝皇帝想要模仿明朝的艺术品,但发现明朝的一些高超工艺已经失传,做出来的东西,也就差了一点味道。



就像是做菜,人家多了一种调味品,做出来的菜味道自然更好一点。



“那能值多少钱?”巫马川问道。



他一家人,关心的问题是能值多少钱,这也是正常人都想知道的。



不值钱的古董,你再怎么说得天花乱坠,也不会得到重视,吸引不到注意力。



近年来景泰蓝的价格总体上是越来越往上走。以前一件差不多50厘米高的作品,通常卖价七八万元,现在要几十万元。



一些皇家出品的更是昂贵,即便是清朝的,也拍出过几千万,甚至过亿的作品。



“你这个笔架,六十万左右吧!主要这是民间玩的东西,跟名人也挂不上钩,不然少说也是百万以上的。”



可即便如此,在古代,这样的一件笔架,也要几十两银子才能弄到手。



所以,胡杨才说,巫马川的家以前是大户人家。



巫马川等人已经狂喜不已,六十万都远远超乎他们的想象了。



顶点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