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十章 黄叶舞秋风
南边还是绿树葱茏,千里之外的京城却已到了秋叶飘零的时节。



银杏胡同外面黄叶纷飞,那十几棵粗壮挺拔的银杏树在秋风中摇曳,卸下遮天蔽日的金黄树冠,渐渐露出灰白的枝桠。



最初这里的银杏只有一棵,已有几百年的树龄,银杏胡同也因此得名。



太祖皇帝立朝后,把银杏胡同赐给了定国公萧渊。那时萧渊已逾四旬,膝下却只有一子萧长敦,武将之家最是讲究人丁兴旺,萧渊特意请了钦天监的李无涯来给新宅子看风水,李无涯便让萧渊又移来一棵银杏树,种在原先那棵树旁边。



说来也巧,那棵银杏树移来的第二年,定国公夫人孟氏以四十高龄生下一子,取名萧长厚。



这件事在京城一时传为美谈,定国公的两个儿子年龄相差了二十岁,人人都说是因为多种了一棵树的缘故。



太祖皇帝听说后,宣旨让萧渊和孟氏抱着只有几个月大的萧长厚进宫。



那日,孟氏和孩子见过太祖皇帝后,便去了皇后杨氏的坤宁宫。



说来也巧,孟氏刚和杨皇后聊了几句家常,内侍便传来喜讯,容嫔发作了。



当天容嫔诞下一子,便是皇四子,后来的秦王周桓。



太祖皇帝虽然已经有了三位皇子,但这个儿子对他而言意义不同。



这是第一个在皇宫里出生的皇子,而且也是生母血统最高贵的一位皇子。



容嫔康氏双十年华,是前朝哀帝十六女容嫣公主,也是太祖皇帝最宠的嫔妃。



是以四皇子刚刚满月,容嫔便母凭子贵,封为贤妃,位列四妃之一。



太祖皇帝很高兴,想起四皇子出生那天,恰逢萧渊夫妇带萧长厚进宫,而萧长厚的出生本就有几分神奇,于是太祖皇帝在萧长厚尚在襁褓时就给他封了一个正四品上骑都尉。待到萧长厚五六岁时,便时常被召进宫去和皇子们玩耍。



萧长厚和四皇子周桓同龄,比五皇子周梓年长两岁,这两位小皇子中,他和四皇子最为亲厚。



后来皇子们满了十三岁,纷纷出宫开府,萧长厚和四皇子更是形影不离,千金裘,五花马,仗剑而歌,他们是大齐顶尖的王孙贵胄,是京城最引人注目的少年。



再后来四皇子封了秦王,去了西北;五皇子封了桂王,去了广西,从此后天南地北,各奔西东。



……



定国公萧长敦背着手,伫立在院墙下,青砖碧瓦围起来的那方蓝天下,银杏树的枝干越过墙头探进院子里。



“国公爷,小的让人去把那些枝子砍了。”阿马在一旁说道。



阿马不姓马,他跟着主子姓萧,他叫萧马,是早年老定国公萧渊行军时收留的孤儿,他比萧长敦大了两三岁,从小到大,他一直跟在萧长敦身边。



“不用砍,这样看着热闹些。”微风吹起,几片金黄色的树叶飘进墙来,萧长敦伸手接了一片,捏在手中。



弟弟萧长厚十五岁时,父亲去世了,从此后萧长敦便是一家之主,长兄为父,他比弟弟大了二十岁,他的长子萧祎、次子萧炜都比萧长厚年长,因此,萧长敦对弟弟除了兄弟之情,还多了几分长辈对晚辈的情感。



萧长厚成亲前,在那两棵银杏树旁,萧长敦带着萧长厚,兄弟二人亲手种下了十棵银杏树。



“当年这里只有两棵树,父亲膝下便只有我们兄弟二人,现在我们种了十棵树,这一代我们萧家儿郎至少要有十个了,你可记得,一定要赶在生老十一之前,再多种几棵,哈哈哈。”



那时,萧长敦已有六子,嫡出五子,庶出一子,萧家人丁兴旺,生机勃勃。



手里的银杏叶渐渐模糊起来,萧长敦黯然松手,叶子随风飞去,一转眼便消逝无踪。



萧长厚死在他成亲后的第六年,膝下只有一子,那年他只有二十五岁。



这八年来,萧长敦总是会想,如果那年他们种下的是九棵树,而非十棵,后面的事情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



他们是武人,没有那么多讲究,觉得树种得越多越好,便种了十棵树,却忘了九的寓意才是最好的。



“国公爷,南边有信来了。”



耳畔传来阿马的声音,萧长厚没有回头,他木然地伸出手去。



南边的信,那就是邹雪怀写来的了。



这些年来,邹雪怀每个月都会写封信来,风雨无阻从未中断。



有时候,对于南边的一些事,他比飞鱼卫更早知道。



但是对他而言,也只是知道而已,他早已不过问朝中之事,各个卫所各个衙门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事,邹雪怀还是会事无巨细告诉他。



信封递到萧长敦手中,他忽然感觉似乎哪里不对,这才收回空洞的目光,视线落在手里的那封信上。



他明白了,这种不对的感觉是来源于重量,今天的这封信比起以往要轻了许多。



他没有回书房,站在墙下就撕开了火漆。



果然,信封里只有薄薄的一页纸,纸上密密麻麻是邹雪怀的蝇头小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