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十二章 谁先舔,谁就是狗
风险投资,在2003年还是一个高大上的行业……



咳咳咳,在十五年后,也是个看起来很高大上的职业……



但是此时,国内的投资机构还刚刚兴起,本土风投资本还没兴起,而在现在这个水潭搅起波浪的,比较有名的几家公司,IDG、红杉资本、软银……



风投的也有基本步骤,一般是创业公司和VC找到彼此,或者创业公司通过自己的关系网向VC推荐。



被VC找到的案例,比如李彦宏的百度和雷军的小米,都是在创业的初期,就有大量的VC直接就投资了,即使你的产品还没有开发出来。



这赌的就是团队!



李彦宏和雷军团队让他们相信投入资本,会得到回报……



第二种,比较出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老马,在创业初期的时候,他靠着一家家的拜访风投,最终得到了软银的投资……



他算是展示了可靠的项目,和自己的能力,而吸引了资本……



京城的建国门大街,中粮大厦的写字楼。



清晨的薄雾笼着京城的晨光。



作为最早从事风投行业的中国人,熊晓鸽生活很规律,早早的来到了办公室,今天早上他拿到了美国传来的消息。



一个让他有些讶异的消息!



脸谱网投资潜力,名列榜首!



几张轻飘飘的纸片,上面记载着几家创业公司的信息。



在投资一家公司的之前,首先要了解这家公司,熊晓鸽作为资深投资人,他的耐心是有的。



但是见多了大风大浪的他,也深知执行力是关键!



什么是执行力?



就是在他看到了脸谱网后的第一时间,给秘书打了一个电话。



“半个小时,我要了解一家叫做脸谱网的网站全部信息。”



声音不疾不徐,命令的口吻,坚定的像是告诉你,就算等会世界大战,你也要完成我的人物。



03年的信息,远不像是后世一样泛滥,此时,掌握信息就是掌握金钱。



虽然IDG的工作人员只有百人,但是这只是指合伙人以及为合伙人工作的直系人员。



一大波的青鸟大学和五道口技校的经济系大三实习生,开始忙碌了起来。



“这个人是南大的学生哎……”



“熊总查他干嘛?”



“当然是风险投资啦……”



“咦?在校生啊,很厉害啊,怎么没考上我们学校?”



“估计发挥失误吧……”



学校鄙视链是存在的,这两所名校生站在国内顶端位置。



谁也不知道,吴奇即使考上玄武大学,也是靠了作弊式的预知……



二十五分钟后,秘书捧着一份还温热的复印纸打印文件,以及一杯脱脂少糖的咖啡推开了这位风投大佬的办公室。



而在这二十五分钟之间,熊小鸽也没闲着,他已经注册好了一个脸谱网账户。



但是此时的他却静静的盯着HAO123的页面,若有所思。



翻开还散发着文墨香气且烫手的复印纸。



这种财大气粗的风投机构,对于商业信息的收集是无孔不入的,只要能花钱买来的信息,对方觉得不会吝啬。



因为,由于消息的失误,而导致投资失败的损失会更大!



翻看了两三页之后,他就直接拿起了电话。



“喂,周全,有家公司……”



风投选择的被投资公司的时候,孙正义说出了自己的诀窍,他说自己是看人。



一个可以把大咖蔡崇信,给忽悠到一穷二白的阿里巴巴的马芸,就是他看中的人。



熊小鸽在翻看到这些公开资料,有些惊讶的放下了咖啡杯,坐直了身体。



一个玄武大学大一本科生,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做出了让总公司惊动的成绩后,冥冥之中他就有预感。



就是这个人!



没有详细了解公司经营方向,没有详细的了解产品,没有了解盈利模式。



只凭借这个人现在做出的成就,熊小鸽觉得他比那些拿着PPT说的天花乱坠的人,靠谱多了。



周全在京城的公司,很快就到了办公室。



推开门,就听到对面的熊小鸽问。



“你认识玄武大学的人吗?”



周全是公司合伙人,以前是个记者,关系网在国内远比熊小鸽广,



周全早就习惯他直白的说话方式,毕竟接受美式教育多年,说话方式远不像是国内一样委婉。



“有认识的人。”



熊小鸽知道有个沟通渠道,就放下心来,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