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十五章 岂不美哉
江经济报》“著名风投公司IDG,今日投资了我市一家互联网高科技企业……面具网……面具网成立不过一个月,员工不足三十人,是什么吸引了……”



同一天,更加权威的《互联网经济报》也出现相关新闻,“IDG五十万美元拿下面具网30%的股份,这家面具网估值一百七十万美元,是什么让它充满吸引力?”



互联网门户新闻更加随意和大胆。



《搜狐新闻》,“社交网络或将成为新的创业新方向……”



《网易新闻》:面具网是否是可以复制脸谱网的奇迹?



《腾讯新闻》:脸谱网恐将遭遇强大对手……



不知道是新闻报道的缘故,还是活动期间的正常增长,脸谱网的正常用户增量也从原来的十万每日新增,重新变成了日增五十万!



六千万的用户大关,也不再是难关,只等着时间到来,即日可破。



而此时的脸谱网内部目标提高了,大家想着“坐七而望八”。



年节之前,用户至少突破七千万,争取突破八千万。



大家都拧成一股绳,憋着一口气,想要在年前让用户数量突破八千万。



吴奇知道越往后期,用户的增速会变得越来越慢。



就像是在池塘里捞鱼,在捞了第一网之后,池塘的鱼被捞上来一半,那么第二网的成绩,怎么也不会比第一网好的。



而且随着捕捞次数越来越多,捕捞效果也会也来越差。



因为池塘的鱼只有这么多,想要再捞?



只有等着鱼塘的鱼再次繁殖后,数量增长上来,又或者寻找一处新的鱼塘……



吴奇放下一本散发着陈旧腐朽气息的书籍,细心的把书页合上。



回想着刚刚与大伯的电话。



电话的来意很简单,就是面具网出现,其实和吴奇还是有点关系的。



前段时间,IDG的熊小鸽去东江市查询吴奇的信息,问到了一个大伯吴忠的老朋友,而这个老朋友,他儿子就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的。



但是由于这两年的互联网行业不景气,所以他儿子那家创业公司也是个扑街。



这位老朋友的儿子就是面具网的创始人。



在得知了熊小鸽这个IDG的高级VC专门调查一个公司,这个人也忍不住想要了解了一下吴奇的脸谱网模式。



当他看着脸谱网的经营模式还有用户活跃度之后,这个面具网的创始人也觉得网络社交,这其实也是个不错的行业。



比自己的门户网站创业项目更加有前途,然后就带着团队开始转职。



设计并且搭建了一个比脸谱网还要简陋的多的“面具网”……



原先这个创始人认为IDG会会和脸谱网达成一致,而他的想法是想着可以吸引到一些跟进IDG投资方向的其他投资公司,像是红杉资本或者华盈资本这一类的后来者。



但是他却没想到,他的一个无意的念头,居然让他成为了国内第二个吃“螃蟹”的人——社交网络公司。



而出乎他意料的是IDG也并没有和脸谱网达成共识,而回过来找类似脸谱网的社交网络公司的时候,才发现多了一个山寨货……“面具网”……



比起其他的PPT创业者,面具网好歹有了自己的产品。



而且这个名字很好,脸谱网的高仿货——面具网,宣传还是可以蹭脸谱网的热度的。



没办法,矮子里面挑个个子高的。



就是“面具网”了,IDG的周全这一次全权负责了面具网的种子轮投资。



而且直接就把报价提到了五十万美元。



因为周全知道,业内有一个巨头脸谱网。



所以面具网必须迅速的开拓出自己的市场,并且占据一个分类的市场人群,才有在脸谱网的挤压下生存下去的机会。



是的,周全投了五十万美元,只是为了让这家公司……生存下去。



此时的IDG他们的情况就像是未来的电商市场,面对阿里巴巴一家独大,他们通过投资京东、拼夕夕占据一个分类的主导权,然后对阿里巴巴的进行遏制。



原因很简单。



周全看了吴奇这一次策划的校园选美项目。



他是记者出身,学的就是传播学,此时的他,也从心底里认可了熊小鸽的说法:这TM是个天才!



周全只希望未来脸谱网“清场”的时候,自己投资的“面具网”可以被脸谱网协议收购,到时候还可以用面具网换到一部分熊小鸽求之不得的脸谱网股份。



岂不美哉?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