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龙兴专款
詹玉平打出了一梭子子弹。



他迅速换了一个弹匣。



白俏的脸上,全是鲜血。



他闷哼一声,但随即便扣动了扳机。



“四季歌”的旋律,又在他的嘴里响起。



他一直走在最前面。



他一直都不让孟绍原和吴静怡超过自己。



四周,是爆竹一般响起的枪声。



几个小队,都在那里奋死突击。



不是奋勇突击,是奋死突击!



忽然,码头那里传来了长长的汽笛鸣叫。



走了,邮轮走了!



戴先生也走了!



“撤,撤!”



孟绍原大吼着。



“撤,撤!”



吴静怡大叫着。



“詹姑娘,走了!”



孟绍原一说完,詹玉平转过了身子,笑了笑:



“不成了啊。”



他的嘴里,满嘴都是血。



他的身上,满身都是血。



他晃了晃,缓缓倒地。



孟绍原冲了上去。



他这辈子都无法忘记这一天。



只有二十四岁的詹玉平,死死的抓着自己的手,他在哭,真的在哭。这个在枪林弹雨里闲庭信步的詹姑娘一边流泪一边说:



“长官,救我,我不想死,不想……”



这一刻,孟绍原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无能……



……



李士群和载荣,两三天接触下来,早已成了“朋友”。



这载荣,手脚真正的大,用起钱来毫无节制。



礼查饭店上上下下,从经理到服务员,都被他打赏过。



礼查饭店的日本经理,一意讨好载荣,甚至还专门找了一个会做宫廷菜的厨师来服务载荣。



载荣也真正是行家。



那些菜,他品一下,便立刻指出哪里不对,哪里应该改进。



那厨师听得也是心悦诚服,私底下说,这是遇到大行家了。



李士群请载荣吃了一顿饭,也算是比较奢华的了。



席间,也没有过多挖载荣的底,只是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有些事情,一定急切不得。



几天下来,载荣和李士群变得无话不谈。



李士群的目的达到了。



他知道,该收网了……



……



“李先生安全撤离。”



“报告伤亡。”



“我方阵亡十四人,伤八人,被俘四人。毙敌……”



“不要说了,不要说了,我不在乎打死多少敌人。”



阵亡数字超过了负伤数字。



孟绍原的嘴角一丝惨笑。



戴先生安全了,可是自己的弟兄啊。



别来了。



重庆的那些要员们,你们真的别再来上海了。



流的,全都是弟兄们的鲜血啊!



……



“士群。”



载荣对李士群的称呼都变了:“你我一见如故,有些话我也不得不对你说了。”



李士群精神大振,他等待的时刻终于到了!



“醇亲王是我的堂兄。”载荣缓缓说道:“光绪三十四年,他任军机大臣,同年,皇上和老佛爷殡天,这些事大家都知道,我也无需赘言。今天我要告诉你的,是你们不知道的。



当时,我大清虽然内外交困,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拔根汗毛下来,也够几大家子人吃穿一辈子不愁了。当年乱党横行,颇具气势。老佛爷在光绪三十四年年初,为预防万一,特别设立了一个‘大清龙兴专款’……”



“大清龙兴专款?”李士群一怔。



“没错。”载荣的声音也情不自禁的放低了:“这是老佛爷亲自定的……士群,后来乱党占据武昌,前线索要军饷,区区二百万两银子,朝廷也都拿不出来,就是因为朝廷里的钱都在这笔专款里了。”



这点,李士群倒还真的信了。



武昌起义,清廷是真的一点钱都拿不出了,最后还是逼着那些王爷贝勒们“主动”捐款,才勉强凑够了二百万两银子。



可蹊跷的是,为了表示皇家镇压乱党决心,隆裕太后动用内帑捐款,一下就出了一百万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