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迷踪谍影》正文 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全面清算
7月7日发生在重庆电台总台的枪击案,对外进行了最严格的保密。



可是,委员长勃然大怒。



在陪都,在重庆,一场针对自己的刺杀阴谋,竟然就这么展开了!



这是对自己威严的挑衅。



也是对整个政府的挑衅。



在下令展开调查,缉拿相关人员的同时,一场内部的风暴也开始了!



戴笠口述了孟绍原中弹前全部的发现和情报。



首次展开清算的就是跟随了委员长二十多年,常年担任委员长卫队副侍卫长的蒲应之。



按照戴笠的话说,孟绍原认为,此次刺杀案,即便蒲应之没有变节,也负有重大责任。整个刺杀,如果没有此人,日特机构绝不可能展开。



委员长侍一室主任钱大钧提议,蒲应之常年跟随委员长,劳苦功高,是否应该展开详细调查?



然而,委员长只是冷冷的回了一句:



“已经调查好了,还需要什么调查啊?”



钱大钧无奈,只是他觉得有些纳闷,特意找到了委员长的“文胆”,侍二室主任陈布雷讨论此时,他问道:



“我就不明白了,没有确凿证据,委座怎么就那么相信一个小特务?”



“大钧兄,委座信任的,不是孟绍原,而是蒲应之非倒不可了。”陈布雷笑了笑说道:“委座是想重用蒲应之的,但卫队一样离不开他。



把他外调,高升,是器重他,栽培他。留在身边,是信任他,磨练他。如果蒲应之能够沉下心来,无怨无悔,早晚必将一飞冲天。



可是,他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高升,却始终轮不到自己,他未免心有怨气。他多次向委座说,自己想去前线,已经犯忌了啊。”



钱大钧恍然大悟:“调不调他,是委座决定的,他提一次也就算了,接二连三的提,又散播不满情绪,怎么可能瞒得过委座?这已经让委座……”



“好了,好了。”陈布雷打断了他的话:“所以,蒲应之,不是毁在孟绍原的手里,而是毁在了自己的手里!”



随即,陈布雷代表委员长,对蒲应之进行了谈话。



仅仅只是谈话,而不是“调查”。



当夜,回到家中的蒲应之,忽然急病身亡。



蒲应之一向身体健康,怎么就得急病死了?



他是怎么死的?没人知道。



也没人会去就他的死追究下去。



他只是被简单的安葬了。



他跟随了委员长二十多年,落葬那天,委员长卫队除了一个姓宋的中尉,竟没一个人来的。



十多天后,该宋姓中尉,被调出委员长卫队,送往前线,担任前线军官,至此再无音讯。



大家的面子都保全了。



委员长卫队的副侍卫长如果变节,那就是惊天丑闻了。



没有人敢深入调查下去。



委员长也不会同意的。



所以,蒲应之死了。



得急病而死,死的还算是体面吧?



接着,就轮到徐恩曾了。



中统安排在重庆电台总台的负责人赵建桂,居然是潜伏间谍,甚至预谋刺杀委员长,这件事让徐恩曾如五雷轰顶。



他急忙一边在内部展开全面调查,一边迅速求见委员长,企图为自己辩解。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连三次求见,委员长都没有见他。



徐恩曾失魂落魄的找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朱家骅。



朱家骅只对他说了一句话:



“徐副局长,好自为之吧。”



好自为之。



徐恩曾知道自己完了。



自从上次失去了委座的信任,他一直都在积极弥补。



谁想到,这次,居然又出现了这么天大的事情。



而于此同时,戴笠的调查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在周飞虎的问题被查清后,越来越多的人浮现出了水面。



总统府修理工王伦。



王伦武艺高超,精于搏击,人也人长的很帅,内山美智子一见之下,难以自持。



王伦也是浪荡公子,见内山美智子送上门来,顺势成就了好事。



内山美智子要求王伦寻找时机,以修理物品为名,潜入委员长房间行刺,限时20天完成任务。



此外,还有总统府军需处上尉吕良。



吕良虽然没有机会接近委员长,但负责总统府食品的采购,通过采购的食品,吕良可以推断出委员长是否在总统府,还是外出。



内山美智子命令吕良随时查清并报告委员长的行踪,由自己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