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章:冰山水面下的较量
殿宴并未结束。



冰山相遇,水面以下的碰撞才是真正的较量。



以文酬对,诗词书这三关,显国仅凭一位美少年便笔惊四座大杀四方。



闲得蛋痛的大周文使团怎会就此善罢甘休。



姜乙唇瓣隐着冷笑,对方圣境十三破高山流水境玄者还没出场。



此人既然来了,自然不会是白白辛苦一趟。



使团中还有几个小丑没出来跳梁。



没能用文化碾压一下武夫的国,这些人岂肯轻易便认怂。



“书诗词歌文赋”六艺,他们不会仅凭“书诗词”三种便认输打道回府。



此六艺中最难的是文,比文更难的是赋。



不像别的文体或者有固定的格式,或者有标准的韵脚。



文无定法,赋无常形,无法无常无迹可寻才是最难。



尤其是赋,比文还难上千百倍。



整个六艺中,最难者便是赋,没有之一。



姜乙略一推演计算,便心知肚明,肯定有赋在等着。



他再次心无旁骛的吃,以及逆推烹饪手法。



对方兵不来,自然无法调兵遣将排兵布阵。



果然——果不其然。



他正自吃着、品着、尝着、想着、推着、算着之际,又有人出来跳梁。



钟洪揖手道:“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大周御封滕王,滕王功成名就荣归乡里。集天下良材美玉而修阁,名曰滕王阁。



此阁落成已经年,自是集天下名士诗词歌无数,今仅差一序便趋完美。



求索数年,得滕王阁序数篇,均不满意,趁此良辰美景名士齐聚,再求数篇,以优选集结付印。”



钟洪话音刚落,那名圣境十三破高山流水境玄者站起来,向大家拱手致意。



他便是大周御封的滕王。



钟洪又道:“诗词歌乃是韵文,而文则不押韵,赋却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要有韵更要朗朗上口。滕王所求滕王阁序,便是想求一篇赋。”



闻听钟洪此语,显国众学士面面相觑。



他们也是饱学之士,一方鸿儒,自然清楚所有文体之中赋之难。



诗词歌文,前三者有固定的规律,比如字数比如平仄比如韵脚等,而文根本无规律而言也不需要注意押韵,既然无规律,你随意为之即可。



赋便是要你自己创造出一种没有规律的规律,还要适度注意平仄押韵句读之类的。



文者六艺中,书诗词歌文,通过下苦功夫勤加练习,都会有不少进境,赋却是练无可练,全凭天赋及天才。



所谓天赋,此中的赋既是天赐之意,上天赠你的才能,也是指这赋之艰辛。



比如书,书法,某某之,练空数缸墨液,便能使书法之气象、意境、笔力大成。



可是这赋,根本没有抓手。



你想让我降下天,总要给天装个把手吧。



你想让我升起地,总要给地装个手环吧。



这赋,简直可说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



不由得这些人不面面相觑。



谁敢轻易在赋之一途落笔。



钟洪看到显国众人面色,此前殿宴中失意的阴云似是刹那间消散。



此刻两相对比,大周使团面色更亮,显国众人面色更暗。



此时众人又都不约而同地忽略了那个美少年。



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他于赋之一途能有什么见地。



更别说能有什么造诣,恐怕造诣这个词,根本无缘降临到他头上。



众所周知在赋这方面略有建树的,都是活了许多岁月的老学究。



显国文士此时也没敢指望把赋也押在少年身上,大家齐齐望向文渊阁三阁老之首——安若之。



姜乙倒是喜欢这份清净,正大快朵颐品尝美味。



吃货的春天来了,干嘛伤春悲秋愁夏怨冬。



他同时也在细细品味此美味中点滴奥妙。



他此时甚至头都不抬了,专心细心用心品味个中滋味。



别人自然不会认为他是个标准的吃货,反会认为他有些自知,不敢大言不惭轻言赋文。



众人对他有自知之明及知所进退,有了更多好感。



这种场合,谁会真对美味感兴趣?



这种规格的殿宴,谁又会真的敢只对美味感兴趣。



没有人!



所以,真的不会有人会认为,他是真的对美味感兴趣。



可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