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堤上,李煜看着眼前的大河,浪花翻滚,显得十分的湍急,让人的担心的是,这里的河床早就超过了远处的汴州城,一旦河堤决口,整个汴州都会变成泽国。
“陛下,这里的河堤每年都在修葺,然而,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从洛阳到汴州,每年都会有决堤的时候,沿岸的百姓苦不堪言,而工部每年拨付的款项并不能支撑修葺河堤所用。”张行成等人跟在李煜身边,指着脚下的堤坝说道。
“张大人,你们总是说工部给予的钱财不够,但实际上,工部就算给了再多的钱财,也经不起你们这么消耗的,每年都在修建河堤,然而每年都会决口,张大人难道就没有想过这里面的问题了吗?”许敬宗忍不住反驳道。
“一条黄河千古泛滥,这并非是人为所导致的,实在是因为天灾,这并非是我等能控制的。”张行成苦笑道“臣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黄河大堤都是按照朝廷规定修建的,在验收的时候,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可就算是如此,仍然有漏洞。”
“听上去是天灾,但实际上,和**还睿,而张行成也曾经写信给李景睿的,现在同一个阵营的人,居然为了此事相互争论起来。这倒是让李煜啧啧称奇。
“向卿,每年黄河决口,凤卫有调查过此事吗?有没有人贪污?”李煜招过向伯玉,然后又说道“这修建河堤是工部安排的吗?”
“回陛下的话,这修建河堤自然是工部安排的,但承建的都是地方。”向伯玉看了张行成一眼,接下来的话,却是没有说下去,言下之意,已经很明显了,地方上,肯定是有人动了手脚,最起码并不是像工部要求的那样的,严格的执行修葺方略,这才有眼前的情况发生。
“这修桥修路,都是如此。如果修的太好,坚持的时间更长,那些人又怎么可能获得钱财呢?只有年年都修,年年都能让朝廷拨款,这样有他们才能得到大量的金钱。”李煜是明白其中的道理,金桥银路自古都是如此,哪怕是到了后世,也没有改变。
“下次修河堤的时候,多询问一下那些有经验的水工,如何修建河堤,将这堤坝弄的更加牢固一些。看看,这堤坝上什么都没有,这如面的内容可记得?”李煜看了一遍之后,目光落在张行成身上。
张行成也是一愣,不过他很快就明白过来,赶紧回道“臣记得,臣写给储君三封信,第一份是张卫在城中胡作非为的事情,储君回信之后,表示对此事的愤慨,同时也有队勋贵的不满;第二封同样也是此事,臣当时说了,陛下册封群臣,固然是为了大夏江山,但也要小心这些勋贵,免得重蹈前朝覆辙,所以臣建议推恩;这封信,殿下并没有回复,第三封信是昨日才寄过去的,主要是想殿下禀明张卫之事。”
“朕知道了。”李煜点点头,叹息道“走吧,回京吧!”
</p>
<crpt>;</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