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零九章 出了状况
有几名技术和质量人员。



孙保国沉声问道:“情况怎么样,是什么原因弄清楚了吗?”



一名技术员回答道:“在分段制造的时候,估计是看错图纸了,导致出现了3毫米的误差。”



看错图纸!



这是低级错误!



孙保国脸色有一点难看,很想发一顿火,但知道当务之急是解决问题,发脾气可以先等一等。



“解决方案你们讨论出来没有呢?”



几位技术员都比较面露难色,这个问题可不好解决。



其中的那位主管技术员道:“孙总,如果是在分段制造车间发现这个问题,那还比较好处理,现在已经是船台建造阶段,处理起来很麻烦。”



木已成舟!



发现得太晚了一些。



孙保国大声的道:“我不管,必须尽快将问题处理好。”



“是。”



“我们会尽力。”



几名技术员参次不齐的回答着,明显看得出来,他们普遍信心不足。



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处理呢?



杨帆也在思考着,同样感到比较棘手,并不好解决,发现问题太晚了。



动力主轴的轴承安装座出现位置偏差,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切割的方法吗?



将这个轴承安装切割掉,再焊接一个新的轴承安装座吗?



显然不行!



现在是船台建造阶段,舱室的空间有限,大型切割设备明显进不来,而这个安装座很厚,切割绝非易事。



怎么办???



现场气氛有一点沉闷。



几名技术员在查看着情况,绞尽脑汁想着解决问题的办法,孙保国的脸色有一点不好看,罗总指挥好不容易来一趟,居然出现这样的问题。



杨帆一时间也没有好的方案,建议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建议你们召开技术分析会,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看来只能如此。



孙保国同意的点了点头。



罗建国的心情似乎并未因此受到影响,挥手道:“这里留给我们的技术人员们,走,我们去其他地方看一看。”



三人出了动力舱,下了建造船台,去了分段制造车间看了各分段的焊接情况,又去了下料车间看了钢板和钢材的情况。



抛开刚才的这个问题,总体来说,东江造船厂还是非常不错的,反正罗建国很满意。



时间的关系,他要返回京城了,下午六点的飞机,现在需要去机场。



临走之前,罗建国握住孙保国的手,先是称赞道:“你们的工作做的不错,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首舰的建造,我看没有多大的问题。”



称赞了几句之后,又叮嘱道:“轴承座位置有偏差问题,你们要抓紧时间解决,问题解决之后打电话告诉我。”



孙保国连忙道:“好的,我们一定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他同杨帆和孙保国握手,然后,上了东江造船厂方面安排的车子,前往东海市国际机场。



送走孙保国之后,杨帆也驾车回了东海所。



轴承座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江东造船厂的技术负责人亲自召开了技术分析会,众多技术员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孙保国亲自参加了这次会议。



一直到下午下班,也未能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孙保国的心情有一点不好,下了命令,三天之内,技术系统必须拿出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三天之内不能解决,他会问责相关的人员。



顿时,不少的人紧张起来。



晚上,建造船台灯火通明。



除了大量的工人在进行首舰的继续建造之外,一些主管技术人员们再次登上建造船台,在现场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次日。



杨帆像往常一样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先是看了办公桌上的一些文件,审阅了几份送过来的设计图纸。



忙完这些之后,稍微想了想,还是拿起了电话,亲自打了过去,询问道:“孙总,你们那边怎么样了呢?”



孙保国一直未能主动打电话过来,杨帆心中知道,事情估计还没有解决,果然,电话里头道:“杨总师,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有人甚至提出来将已经部分焊接的分段切割开,卸下来,运回分段制造车间去解决轴承安装座的问题。”



什么!



用不着这样吧!



这样的工作量也太大了,完全是破坏性的,对首舰的建造质量也会有影响。



杨帆连忙道:“这样肯定不行,千万不能这么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