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一八一章 三桅帆船(二合一)
青雀主部落这里收谷子,只要不下雨,只要一开始动镰,那基本上就不会停下来。



播种的时候,部落里的谷子是分批次种植下去的。



收获的时候,自然也是分批次收获。



只不过谷子到了该熟的时候,熟的比较快,种植的晚的谷子熟的虽然比较晚,但这其中的时间差距,实际上是要小于当时种植时候,两批谷子之间的时间差距的。



也是因此,部落里的人在收割的时候才会停不下来。



第一批谷子刚刚收割完毕,第二批就已经是可以收割了。



而且部落里的谷子,除了平坦的地方,一些起伏比较和缓、坡度不怎么大的坡地上也一样有种植。



因为坡地上不存水、不养墒的缘故,坡地上种植的谷子,一般都会比平地里生长着的谷子熟的要早。



坡地上种植,是韩成所坚持的结果。



这当然不是韩成多么的欠地,亦或者是青雀主部落周围没有足够多平坦的地。



主要是因为坡地不存水的这个特性。



风调雨顺的时候,坡地上的粮食产量自然是比不过平坦的好地。



但若是遇上雨水多的年份,排水通畅的坡地,产量却往往能够超过洼地、和很多排水不怎么通常的平地。



这就是韩成坚持上部落里的人种植的时候将坡地、平地、以及一些洼地都给种植上的原因所在。



一直的风调雨顺是不可能的。



旱与涝才是常事。



有了这些坡地与洼地存在,不管发生怎样的恶略气候,部落里都不至于会绝收。



这算是一种规避风险、分散风险的手段儿。



也是同样的气候条件下,平原地区受灾要比丘陵地带受灾严重的最为主要的原因。



青雀部落的打麦场上,已经堆积起了一垛垛的秸秆。



这些秸秆垛要么是圆形的,要么是长形的。



圆形的草垛,能堆积的超过三米高,上面靠近中央位置的最大直径,能够超过七米!



最上面起着顶,顶上面用木叉扣上去的谷子糠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能够很好的防水。



特别是那些存放了一年时间、已经变得很是瓷实老秸秆垛,哪怕是连阴雨下上一个月,也就是只有最上面的一层湿。



其余的地方都是干的。



至于长形状码头垛,原理其实跟圆形的草垛是差不多的。



都是下面比较小、比较窄,往上越来越宽。



等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就会才会开始往中间收缩,起一个向上凸起的顶。



这种长形垛因为形状的原因,所起的顶实际上看起来是跟部落里的瓦房比较相似。



不过,缺少了瓦房的那种棱角感,多出来了很多的圆润感。



草垛这种下面小、越往上越大的形状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因为这样的形状能够在有限的占地面积之内,堆积上更多的秸秆。



另外一方面这种形状可以有效的遮蔽雨水,使得草垛顶上流淌下来的水会滴落在草垛的周围,而不是一直顺着草垛往下流淌,将草垛的下面部分也给弄湿,让其受潮。



堆积秸秆垛可是一个技术活。



一般秸秆垛堆积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就需要有人拿着木杈上去,进行‘盘垛’。



就是一边用自己的体重,将原本松散的秸秆踩踏的比较瓷实,一边用木叉将其余人铲起来的秸秆分摊的比较均匀。



堆秸秆垛这样的事情,一般都是由多个人共同完成。



需要有几个人用木叉往草垛上面铲秸秆,一个人站在上面盘垛。



实际上就跟装车差不多。



这其中,盘垛人需要那种有技术、有眼力架的人来担任。



只有这样,垛起来的草垛到最后才会变得美观,才不至于歪歪扭扭的,才不会因为没有弄好草垛顶而导致漏水。



这些草垛可是贵重东西。



当然,这是在部落里喂养有大量牲畜的前提下。



如果不是给部落的牛羊驴鹿这些牲口做草料,那这些秸秆,部落里的人倒不至于会这样的重视。



忙碌的收割一直在进行,众人投身到这繁忙而又热火朝天的收割之中。



跟着韩成从南方归来的这一大票的人之中,有很多都是红虎部落的人,还几个则是有巢部落的人,另外一些则是借助于红虎部落人造的孽,趁机收拢起来的人手。



这些人之前的时候,并没有怎么接触过这些东西,哪怕是已经来到青雀主部落有一定时间了,这个时候看着青雀部落这规模浩大的、收割庄稼的场景,一个个还是忍不住的满脸的吃惊。



在前来青雀主部落之前,这些人之中的一些,内心之中还是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