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成嬌后裔(求订阅、票票)
籀文,编定秦国制式文字,令诸夏间只存在一种文字。”



“伏念先生以为如何?”



天明觉得书同文并无不妥,就是秦国在东出所占之地,将山东诸国风华典籍,一一焚灭,着实可惜。



自己当初在咸阳宫,除了学习太史籀文以外,还有山东诸国的文字,果然诸夏间只有一种文字,那么……学起来也方便,诸地之人交流也方便。



天明觉得挺好。



不知道号称天下文宗之首的儒家掌门人如何评价。



“站在秦王的位置上,诸夏间只存在一种文字,是有助于秦国对于诸夏统辖的。”



“文字归一,诸地交流会逐步抛弃往昔故国隔阂,省却诸多麻烦。”



“同样,也表明秦王希望诸夏间只存在一种声音,那就是秦国的声音,文字便是诚意。”



“站在读书人的角度,诸夏间只存在一种文字,略有些可惜,上古的许多文字我等都没有专研透侧。”



“那是属于先贤的道理。”



“文字本身没有过错。”



伏念轻叹道。



自己可以理解秦王嬴政之心,然而,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自己不希望诸夏间只存在一种文字。



虽然对于诸夏来讲,很有利。



单手负立身侧,看向幽径深处,那里正有数名儒家弟子打扫落叶,是服侍荀师叔的几名初入弟子。



“其实天明觉得,这也是儒家的一个机会。”



“秦国即将颁行制式文字,若然儒家率先在齐鲁之地,顺从倡导此文字,对于儒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天明与有所感,看向身侧的伏念先生,轻声道。



“嗯?”



“哈哈哈,不错!”



“这的确也是一个机会,儒家……欲要通行诸夏,必须经由咸阳,必须经由秦王的允许。”



“天明,今天于你所言,颇有所得,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先贤之语,长存不灭。”



伏念轻捋颔下短须,赞赏的看向天明。



自己从得到消息以来,还真没有想到那一点,天明此言令自己想了不少,那的确是儒家的一个机会。



“先生过誉了。”



天明连忙摆摆手。



“原本想要待会于你说个消息的。”



“现在就告诉你吧,也让你心情高兴一些,说来还是飞雪女侠相托的。”



“他拜托我令儒家弟子多多关注雅湖小筑纪嫣然一行人的情况,天明,你想不想要知道纪嫣然她们现在何处?”



伏念心情顿觉不错,眺望不远处已经若隐若现的一处林荫小屋,为之驻足,看向天明。



天明在兰陵城的一切,自己也都知道。



他算是自己的弟子。



而且,他的所作所为,自己很欣赏,尤其兰陵城一战,救下不知多少百家弟子,这就是儒家的——仁!



他和纪嫣然的那位弟子,自己也知道。



召水!



甚至于自己知道的更多,召水应该是来至于燕国的贵族后代!



“伏念先生知道?”



“难道……难道纪嫣然前辈她们此刻在咸阳,还有召水她们也在咸阳?”



天明陡然神情一震,先是欢喜,而后万分期待的看向伏念先生。



伏念先生既有此言,想来知道嫣然前辈和召水的下落,甚至于……她们现在就在咸阳。



“聪明!”



“不错,纪嫣然她们一行人就在咸阳,而且住在武真郡侯的府邸上,据闻纪嫣然同武真郡侯关系不错,的确如此。”



“有纪嫣然和武真郡侯在咸阳,她们不会有事的,那个召水也不会有事的。”



伏念直接颔首,给予天明最直接的答复。



算是意外之得,尽管以儒家的力量搜寻纪嫣然一行人下落并不难,看着天明此刻的神情,伏念又是一笑。



年少慕艾,人之常情。



乃是自然,当年自己在楚国游历的时候,也有这般心态,后来经历之后,便是明悟许多。



“召水她们在咸阳!”



“她……应该第一次去咸阳!”



天明强忍着心间深处的欢喜,和缓道。



召水和嫣然前辈去了咸阳,还真是出乎自己预料,本以为她们此刻会在齐鲁,乃至于燕赵的。



“那个丫头现在跟着纪嫣然修行,起码需要数年的时间。”



“天明,你所学百家,颇有些驳杂,待在荀师叔这里,就是你的机缘,接下来你可以向他请教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