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大秦五年规划(求票票)
的学员就可以做到。”



“反而是江南之地、陇西之地,更需要他们。”



“果然历练出来,将来必然成栋梁之才!”



周清亦是笑语而应。



“郡侯也通名家之论?”



闻皇弟此语,道理虽说是那个道理,可……细细思忖,又不是那个道理,颇有点名家的诡辩之术。



“莫不玄清所言不对?”



周清不予争辩。



这个道理很对的嘛。



“哈哈哈,算你所言为真。”



“算你还知道只定下三年的时间。”



嬴政大笑。



江南之地,三年七百五十人,两大学宫还是有这个力量的,大秦原有的疆域内,所需学员不算多。



主要为山东诸国旧地,那里才是急需学宫学员所在。



“陛下,数月来,诸般文武军政要事,当已有定论,策略,何以近日来还这般操劳?”



指着上首案上明显增多的文书。



周清也是有些奇异。



临近新岁,自然大事很多。



可……大事、要事是不一样的。



“修筑驰道!”



“币值革新!”



“疏通诸夏沟渠!”



“整修诸夏水利!”



“制式文字!”



“田亩整顿!”



“军备整顿!”



“长城!”



“陇西!”



“匈奴!”



“诸子百家!”



“……”



一桩桩,一件件,始皇帝嬴政清晰的将其一一道出。



每一件事都包含许多方面,比如修筑驰道,由着水石的存在,虽说方便许多,可……开拓诸夏各地主要驰道,非数十年之功不可。



若是将驰道从诸郡到县域、乡里,怕是需要更长的时间。



比如疏浚漕渠,战国大争之世以来,诸国兴盛不已,盛者,自然有力量,整顿沟渠。



弱者,则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财力。



根据大田令郑国所言,盘整诸夏水系脉络,实则……诸夏沟渠完全可以大体贯通。



在表面贯通的基础上,还可以给予细化,更加良好的令沟渠灌溉利于万千田亩,令民众安居乐业,耕种欢悦。



中原之地的鸿沟,连通楚国云梦泽,绵延千百里。



沟通震泽与江水的沟渠,沟通江南百越的沟渠,齐地沟通菑水与济水的沟渠,魏地西门豹治邺时开凿的邺地引河十二条水渠……。



秦国之内更多。



更别说江南之地,水系更多,沟渠只会更多。



比如币制之事,还是皇弟提议的,收拢诸郡铸币之权,统一咸阳铸币,好处虽多,可懂得人不多。



……



一件件大事的纲要的确落下。



具体细节却又出现了,大秦现在的力量是有限的,而诸夏之地需要盘整的却是无限。



那就是头痛之事。



“有闻陛下已经令国府拿出从明岁开始的五年规划?”



皇兄所语诸般大事,周清自然都知道,而且大部分都参与过,大致方略都已经定下。



倒是又想起一件事,为之一乐。



看来一些东西的好坏利弊,不用自己多说,咸阳这里许多人都可以分辨出来,定下具体的规划。



以免无序拓展。



到时候,直接奖惩有序。



也有了凭借!



“郡侯当年在四郡设立的三年规划、五年规划,朕以为很好。”



“先前所语许多事情,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和章程立下,甚为不妥。”



“果然立下时间章程,一切有序可寻。”



“到期完不成,朕不会轻饶。”



嬴政颔首。



一如刚才所言那么多文武军政大事,拿疏通诸夏沟渠来说,五年之内,必须将山东诸国旧地的所有固有沟渠疏通,以为所用。



再一个五年,则是细化到县域、乡里。



如此,就甚好。



“当这般。”



对于规划好的事情完不成,自然要有罪责落下。



“郡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