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秦时小说家》正文 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接连破关(求票票)
兵力不足万!



兵甲不齐备!



粮草不充足!



……乃至于麾下皆老幼妇孺居多,都是自己一路从蓟城出,收拢招揽之人,虽然他们中大部分人不能够提供助力。



然……欲要将他们抛弃,又恐民心失散,若不抛弃,会对自己有相当大的损耗,撑过秋冬,明岁奈何?



欲要东进和辽东父王汇合一处,父王不允许。



莫不明岁真的要和秦国数十万大军对上?



“殿下。”



老鞠武闻声,沉声一语。



“目下局势,唯有且战且退了。”



“秦国首要乃是要将燕国之地纳入掌控,果然在我等身上花费太大的时间,不合秦国中枢之策,明岁果然抵抗不住。”



“退向塞外,以观局势如何?”



随即,接着先前之言,老鞠武说道一策。



在夏日燕国联军四五十万都不能够将秦军击溃,而今己身手中不过万人,就算有辽东大王的十万军,也不为大用。



也当思忖退守之法。



燕国这里的辽西与辽东,明岁必然被秦国攻占的,他们唯有南下齐国或者塞外,两者相比,鞠武更倾向于塞外。



燕国谋秦,嬴政必要杀殿下,果然南下齐国,则安稳未可知,若然塞外,秦国绝对不可能留下太多力量的。



而且……以目下手中之力,在辽东塞外,还是能够占据一处要地的,虽艰苦,比起被秦军所杀好上太多。



“退向塞外,以观局势?”



燕丹视线看向老鞠武。



“根据中原之地传来的消息,三晋之地的那些人正在前往齐国和楚国,燕赵之地也有许多人南下。”



“他们绝对不会甘心就那般被秦国占据土地,摧毁宗庙,绝对要进行抗衡的,虽不知是何时,但……绝对会有的。”



“那个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



老鞠武苍老的面上笑意微微一闪,对着殿下点点头,说道各种道理。



“秦国攻占山东诸侯国,必然要派遣大量的兵卒给予镇压,落在每一处土地上的人必然减少甚多。”



“如燕国之地,目下有王翦数十万军,期时,可能只有数万军,力量削弱至极,以燕国残留之力,绝对可以一战。”



“若然中原之地秦国之力被那些人拖住,便是燕国的机会。”



“殿下,忍得一时,方可以谋长久。”



秦王嬴政和三代之王不同,三代之王是诸夏之主,是诸夏共主,乃是诸夏所有诸侯国的天子,可……那个天子所拥有的土地和力量是有限的。



或许很强,但绝对不可能以一己之力镇压所有的诸侯国。



而秦王嬴政不同,他所谋诸夏之主,乃是诸夏所有土地与臣民之主,在那片土地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之抗衡。



也许……那个时候,也没有诸侯国的存在,就算有,也只会和如今的卫国一般,仅仅剩下王族与宗庙了。



其余种种,皆不存在,果然那般,同沦亡何异?



地位与权势连秦国一个郡守都比不上,何其悲哀!



“丹……不甘也。”



燕丹长叹一声。



少年之时,在邯郸之内相见嬴政,自认为无论是学识,还是见解,还是礼仪,都超越其人甚多,甚至于自己好不怀疑。



燕国会在自己手上成就燕国昭王的霸业,乃至于超越昭王的盛事。



惜哉……,如今,因自己一念之差,落得这般下场。



实在是……不甘。



不甘心。



“殿下。”



“只要还活着,就会有机会的。”



“秦王嬴政继位初,上有华阳太后、吕不韦等擅权,下有群臣掣肘,然……隐忍多年,一举亲政。”



“殿下也当如此,忍过眼下,将来必然有所得。”



老鞠武缓缓身躯挪移,看向燕丹。



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



果然死了,就一切都没有了,据没有任何机会了。



“丹……不甘心呐。”



“不甘心呐!”



“……”



诸般道理,燕丹明悟,可心间深处越发的愤恨而起,遥想多年前自己归于燕国之后,意气风发,朝堂之上,挥斥方遒。



而今……却困守在阳乐之城。



明岁生死未可知。



都为邯郸一少年,自己更是身份尊贵的召公后裔,沐浴大周遗泽,自己……绝对不甘心就那样被嬴政击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