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秦时小说家》正文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惊鲵剑主(求票票)
“大王!”



“李信之策,隔绝江淮,洞庭区域,正在南郡、黔中郡之侧,玄清期时会大力拦阻,以为断绝楚国后路。”



周清出列,微微一笑,李信之策,没有毛病。



一点毛病都没有。



正常情况下,的确有很大可能取胜。



故而,自然不反对。



“今日朝会,乃是畅谈,你等皆一论李信之策!”



秦王政颔首,随即,俯览群臣。



其后,殿中先是一静,而后左右文臣武将,各有出列,评判李信之策,然一炷香的时间过后,无论诸般,群臣对于李信之策,并未有异议。



“王翦将军,以为李信之策如何?”



终于,秦王政再次一问王翦。



“嗯,老臣……老臣之见。”



“灭楚,须得举国之力,至于战法,需时势而定。”



“具体方略,老臣目下暂无,然李信之策,却为勇武。”



王翦单手揉了揉惺忪之眼眸,缓缓出列,闻大王之语,缓缓一言。



“上将军莫不真的老矣?”



“李信将军却为勇武。”



“相邦,你以为如何?”



秦王政闻此,又是哑然一笑,老将军打仗打得,却是越发的怯勇起来了,这可不是大秦柱石该有的风范。



“大王!”



“李将军壮勇,方略有全,自当言是。”



昌平君出列,拱手一礼,给予李信相当高的评价。



“灭楚之事,非同小可。”



“今日之论,乃是初举,待寡人同相邦、上将军等再行商榷之后,再行实施不迟。”



“尔等若有更为上佳之策,自当献出。”



秦王政微微颔首。



灭楚大致方略虽初显,可……不着急,目下才是冬节刚过,距离明岁春日还有数月,足以中枢定下更为完整的策略。



“下臣见过武真侯!”



咸阳宫内,永巷之地。



周清鲜少来到此地,因为……就是咸阳宫内的人,也都鲜少来到此地,这里是咸阳宫内的惩戒之所。



迥异于咸阳城内的廷尉之地。



自来王族自有别样的律法,同廷尉略有不同,再加上王族隐秘,永巷之地的作用也就明显了。



朝会过后,周清倒是心神有感,来到此处,看着面前的罗网之门,闻身侧一人之语,不由轻轻一笑。



“赵高。”



“你的修为倒是突飞猛进许多,至阴至寒,虽非纯正绵合,可也是不错了。”



“身为车府令,也该有这般的本领,否则,燕丹谋秦,何以为功?”



赵高!



此人,目下为车府令,缘由大罪,此生会一直为车府令,虽如此,车府令的职责还是紧要的,非燕丹谋秦之时,立有大功。



这等职责还不会落在他身上。



冬节时日,大雪尚未完全融化,天地间更为寒冷,而在赵高的身上,周清灵觉扫过,更是察觉一丝至阴至寒的浩瀚之力。



还真是不若。



不知不觉,赵高的修为竟然臻至化神大成,这个速度……还真是快,不过对于那些,周清不甚在意。



“连月来,楚国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单手指了指面前的青铜古门,周清单手负立,踱步左右,朝会之上,对于灭楚之事,虽没有彻底定下来。



可……大致的方略不会变化的。



明岁的领军主将是李信。



加上两支偏师,兵力上超过二十万,按照目下所定的策略,再加上护国学宫的力气,周清不觉得拿下淮水之地有什么问题。



岁月长河中,的确有些意思。



而今,也就略微有那么一点点意思罢了。



“回武真侯!”



“楚国那边,项燕如旧在练兵,但自从灭魏之后,楚国在淮北的防御便是多了起来,许多城池都有布防。”



“而且,楚王也在国内各地征调兵卒,冬节之前,汇聚在淮水一地的兵力超过三十万,若然接下来攻楚消息传出。”



“怕是会更多!”



酷寒的天候下,车府令赵高一袭深红色的锦衣长袍着身,进贤冠礼束发,言语之间,礼仪周到,颇有些儒雅的气息。



可由着其身上那股阴寒的气息,却是令周身的气韵为之变化,武真侯今日来此,有些意外,但没有迟疑,单手而动,便是守护之人出。



转动机关,严密的罗网之门为之洞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