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秦时小说家》正文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大楚(求票票)
秦国攻楚!



自去岁冬节时日传出,不消数日,便是直接传至楚国寿春都城所在,一时间,整个楚国上下,为之肃然。



楚王负刍没有任何迟疑,直接便是命令大司马、上柱国项燕为楚国抗秦大将军,统领楚国兵士,以为抗衡强秦。



以为楚国渡过此次劫难!



都城之内,负刍更是连连发出数道王令,相召世族大臣前来于王城,商议要事,自去岁开始发出王令。



至今岁仲春之后,整个王城庙堂之中,才堪堪齐聚一处。



近年来,推恩之下,收拢不少部族,然……屈昭景那些根基强大的部族仍旧难以将其瓦解,看着庙堂内那些年轻的小世族官吏与那些须发皆白的老世族官吏。



楚王负刍居于王座之上,俯览而观,眉目紧锁。



“秦军南进,欲要一战灭楚,此为大楚生死存亡之机。”



“诸卿可畅言,以为决断!”



清朗沉稳之言落下,登位数年来,对于身下这个庞大的国家,负刍已然有了最为深刻的了解,较之先前为流散公子之时,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



楚国!



甚难!



之前自己曾觉楚国先王没有那般强大的魄力,将老世族的问题解决,才有了楚国今日之患,可待自己登位楚王的时候。



却发觉,事情非自己所想象的那般简单。



百多年前,楚国悼王之时,吴起变法,惜哉,只有三年,否则……负刍有理由相信,楚国绝对会成为诸夏最为强大的国家。



论山河广袤,诸夏其余之国谁可比得上楚国?



论民力多寡,诸夏其余之国谁可比得上楚国?



纵然目下秦国如日中天,可论及所占之地,也不过同大楚相当,所能够调动的民力也仅仅超出大楚一筹。



而秦国没有东出之时,则无论是国土,还是民力,都远远不及楚国!



一如昔者秦国商鞅变法之时所言,秦国坐拥渭水,却无鱼盐航运之利,关中沃土,却多荒芜薄收,秦民剽悍,却无强大之军。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秦国的问题,负刍以为,楚国亦是如此!



诸夏之大,唯有大楚占据淮水、江水两条大江大河,可大楚并未从其中收获太多的鱼盐航运之利!



淮水、云梦大泽、淮南之地,多沃土,可大楚百多年来,征调粮草仍有残缺之时,实在是最大的耻辱。



楚人数百年来,从荆楚而出,开拓蛮荒,力敌大周天子,力敌北方诸多诸侯,何其勇武,可百年来,同秦国交战,败多胜少。



诸般种种,负刍欲要改革,欲要完成百多年前吴起尚未完成的改革,推恩之下,负刍很有把握,只要给予自己足够的时间。



不……,只需要二十年,自己便可有所得,便可将楚国之力提升数倍以上,历经自己一生之力,足可铸就楚国强大之根基。



然……屈昭景那些老世族!



实在是……可恶。



楚国土地虽广袤,可良土大都握在老世族手中,百多年来,楚国先王一次次分封之下,那些老世族占据相当的好封地。



而今秦楚大战,国府征发财货粮草,单单凭借王族、国府之力决然不够,非有老世族之力不可,不然,楚国之力难以发挥一半以上。



非老世族时常关键时刻掣肘,楚国何以数百年来一直只是王霸之国,不能够成就秦国之势。



“大王,商议秦楚之战。”



“大司马未至,怕是有不妥!”



富丽堂皇的殿宇之内,一人踏步出列,其为楚国右司马景程,为楚国庙堂军伍中第二号之人,亦是屈昭景在军中的栋梁。



数十年来,景氏一族和项氏一族为楚国军中支柱。



大司马项燕统领外战兵马。



右司马景程则是掌控护卫王城的十万精锐之军,不过,虽有十万军,但一般不会轻易而动,除非楚国生死沦亡。



语出,群臣相视一眼,尽皆颔首。



的确,与会商榷秦楚要事,怎么能够少了大司马项燕。



“左将军项梁朝见!”



当其时,殿宇之内,诸人正在好奇大司马项燕为何不至,其外,便是一语洪亮而出。



负刍闻此,单手摆动,随即,一位年轻的军将身披重甲,便是携带风.尘快步行入殿宇之中,拱手便是一礼。



“左军主将项梁,见过我王!”



项梁深深而语。



“快快请起!”



“大司马目下如何?”



当此之时,些许礼数都是虚妄,负刍从上首王座起身,双手快速虚扶。



群臣也是将目光看向项梁。



此人是项燕之子,军中左将军,他怎么会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