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秦时小说家》正文 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诸夏变(一)
阳那里有变,儒家在变,接下来,还要防备与诸子百家的关联。”



“兰陵城一战,诸子百家伤亡惨重,依照秦法,对那些人会继续追捕的,儒家不宜涉入。”



“子房所语,邵师兄已有言,故而未有更全之策。”



诚如此。



张良只好出言,实则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邵广晴师兄所言已然极好。



儒家现在守中为上。



静心读书为上。



不宜掺合太多。



万一惹得秦王不快,便是儒家的灾难。



“守正中庸,以为局势。”



“此策不错。”



秦国势大,果然儒家如先前所行,定然不妥,唯有静静等待了,等待合适的时机。



“此策虽好,也有不好。”



“儒家当有所为,也当有所不为。”



“根据中央学宫那里传来的消息,秦王嬴政对于儒家并未有赶尽杀绝之意。”



“如此,我以为是儒家的机会。”



“更别说秦国一天下,咸阳那里定然有大动静出,昔者大周攻灭大商,诸侯仍存,天下数百诸侯并列。”



“现今,诸夏间只有秦国一国,时局迥异,一切当变,一切大变,儒家如果不掺和其中,何以让儒家之学大行于世?”



江邵泰,迥异于显耀三脉弟子。



但……道理不弱,儒家之内,名气不小。



闻诸位师长、师兄弟之言,都倾向于守中,那是一个绝佳的自保之策,却非强大之道。



万物阴阳有序。



一味的守中,不意味着真的没有灾祸降临。



换言之,参与咸阳大事一二,也不是没有好处。



“嗯?”



“你想要前往咸阳?”



“那里……很危险!”



旁侧一位年长的老者眉目挑动。



己身倾向于守中自保,活下来才有机会……施展一切。



直接面对秦王,并非好事。



“师弟以为江师兄所言不无道理。”



“方今诸子百家,农家、墨家见恶于秦,儒家也已经损失许多。”



“听闻接下来咸阳之内,或有一桩大事,涉及诸夏长远。”



江邵泰身后一人响亮道。



“何事?”



老者轻语,为之好奇。



“千百年前,大周攻灭大商,随即大封诸侯,以为拱卫中枢王室。”



“却是春秋以来,诸侯并起,诸国之内,郡县为生。”



“诸位师长、师兄弟以为,秦王嬴政是否会大封诸侯,延续大周之法?”



“亦或者将山东诸国之地,划分郡县,成就咸阳到各大郡县,再到各大县域、乡里的秩序?”



“无论秦国此举是否礼乐崩坏,眼下大势在秦,我等必须抓住机会!”



危险之中,孕育着大机缘。



为何不拼搏一二。



江邵泰细细述说着自己之策。



“分封诸侯?”



“秦国先王临死之前,曾有五子留下,秦王嬴政,长安君成嬌,公子海、公子祥、公子清。”



“果然大封诸侯,宗族不显,外有功臣,大周先例在前。”



“至于郡县一体,自秦王嬴政攻灭山东诸国后,并未将所有的地方划归郡县。”



那老者与有所思。



话语秦国宫廷隐秘之事,一一道出。



大周当年大封诸侯,同姓得姬姓诸侯国占据一半以上,赢秦王族并不显。



果然分封,还有违秦法。



不过,从秦王嬴政近年来对山东诸国占领之地的抉择来看,应该并非无异于封建邦国。



“这么说……嬴政有可能将那些地方划归诸侯之地?”



悄然间,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弟子多了起来。



“也有可能是郡县之地。”



“不过,无论是诸侯之地,还是郡县之地,对于我们儒家来说,都不是坏事。”



江邵泰再次说着。



儒家,最大的优势,就是读书。



和农家、墨家那群人不一样。



那些人只会成为隐患,而他们却可以为之助力。



行走于诸侯之地,可以传播先贤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