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秦时小说家》正文 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号曰万岁(求订阅、票票)



“大王万岁!”



“……”



一道道称颂纳贺之音不绝。



万岁者。



《诗经》有传——寿考万年、天子万年、万寿无疆,今日大王一举此等这般多的侯爵、大庶长,足有近二十位!



大秦变法以来,何曾有过?



不曾有过。



昭襄先王岁月,也就赐封的侯爵多一些,亦是不超过单手之数,大王今日便是一下子赐封超过百年之数。



堪为前所未闻。



武安君那般赫赫战功,临终之前,也只是武安君!并没有得到侯爵的荣耀,恨不生于大王岁月。



秦王政目视殿中,面上亦是微微一笑,身为有功之臣,自己从不会吝啬,该给予的,均不会少。



“若无异议,则为大朝会第二件事,一论秦国于诸夏的治辖方略。”



给事中再次朗声道。



“大王!”



“臣有异议!”



忽而,在逐步稍缓的热闹厅殿氛围中,一人自殿中尾端走出,眉宇盎然,峨冠博带,品级虽不高,一看就知道是学宫博士之人。



今日与列者,也有两大学宫的高层!



此人……周清似乎认识,是中央学宫的鲍白令之,游学百家,于百家之道,颇有些精通。



所以,中央学宫名气不小。



他有异议?



看来昨日王兄给自己所看的那份文书,他们还是不满意啊,现在得不到具体的回复,要强出头?



与此同时,宫殿之中,也是一道道目光看将过去,落在那人身上,有认识者,也有不认识者。



好端端的,有什么异议?



“臣,中央学宫博士鲍白令之有言。”



“大王,今大秦扫灭诸国,一统诸夏,秦国便是诸夏共主之国,秦王便是诸夏共主,便是位同大周天子的诸夏之主!”



“三代以来,历来天子开国赐封,均有三大赐封,以为承继。”



“其一,对上古三皇、五帝后裔给予赐封赏赐!”



“其二,对先前敌国之封地!”



“其三,便是对于功臣的诸侯封赏,大周开国近百诸侯,便是为证。”



“此等三封,向来为天子开国三封,臣敢问大王,莫不遗忘这等封赏?还是抛弃这三封?”



鲍白令之。



年岁四十上下,灰黑色的半尺长须摇晃,从位置上起身,入厅殿中央,深深一礼,说道自己所言。



天子三封,乃是惯例。



而今,观大王诸多封赏,却是一点也无。



并不合古礼。



“大王,臣以为,当天子三封!”



其后,又是一位博士之人自殿中后方起身,口中言语朗朗,行至鲍白令之身侧,颔首道。



此人,周清也是认识,是学宫的博士正先,名气也是不小。



“大王,一统诸夏,天下归一,此为上古三代以来圣王伟业,大王当效仿历代天子,天下大庆!”



“如此,可安臣民之心,也能够安稳诸国残留之心,稳固大秦盛事。”



又一人起身,行至殿中。



也是学宫的博士。



当其后,又是有数位学宫博士起身,说道相似之言,希冀大王落下天子三封,彰显天子仁德。



这不仅仅是为了秦国着想,亦是为了诸夏。



这是三代以来的传统。



大周灭商,赐封武庚于东方,位列诸侯。



便是明证!



其后武庚虽有三监之乱,可大义失却,直接被大周平定,并不影响大周对于诸夏的统御。



立于上首的王城给事中,年岁尚轻,面对这等情况,有些难以处理,只能够对着王案一礼。



“诸位,何有此言?”



“天子三封?此事事关接下来寡人要宣示的诸夏治辖方略,容寡人思忖决断,至于你等所觉不妥之事,可以建言国府、廷尉府,以待后决。”



秦王政从王案后起身,立于高台,看向殿中的那些博士,并无呵斥,只是肃重一言。



“这……,喏!”



“喏!”



“……”



既然大王所言如此,一位位博士相视一眼,大王既然有此言,事情或许还有转机,且待它日而观。



未几,各自归位。



“自杨端和将军、王贲将军、白芊红将军领兵定下齐鲁之事,已经过去月余,山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