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秦时小说家》正文 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韩非之道(求票票)
,在辅以郡县一体。



燕地、齐鲁、南楚……那些先前难以整治的地方,也就会全部纳入咸阳管辖,这是比较稳妥的办法。



也是最和缓之策。



岁月长河中,果然大秦有此策,也不至于瞬息崩溃。



只能说皇兄的步子迈的有点大!



当然,以皇兄的手段,足以镇压一切宵小。



可……苍龙七宿?



星辰古约?



……



有些棘手。



“郡侯可否……?”



很显眼,似乎刚成君对于这个回答不算满意。



郡侯之意,有些抽身事外,不欲要理会封国诸侯、郡县一体的事情。



尽管郡侯的理由足够。



郡侯之位,五代不斩,五代之后,降为彻侯,按照正常的大秦爵位不断降下,如此……一两百年后,郡侯后代估计仍为显耀。



是否封国诸侯,的确影响不大。



然而,这不是自己想要的。



“刚成君是为一些人做说客?”



周清摆摆手,拿过案上的茶盏,再次轻呷着。



王绾之言,没有私心。



有些人就不一定了。



那些人之所以想要大秦封国诸侯,一者,不希望归于大秦法治之下,希望封国之内安稳。



二者,有些人希冀以王道仁德之学治世,在关中咸阳,明显行不通,所求唯有它处。



三者,远离大秦咸阳中枢的统辖,许多复辟之力、复辟之人……都可以活跃许多,起码可以正常行事。



……



这一点,周清相信蔡泽不会不清楚。



“非如此。”



“封国诸侯……老夫以为更合大秦现状,三代以来,诸侯并起,封国诸侯并非一无是处。”



“陛下颇喜法家之学,更喜《韩非子》之书,韩非之言,老夫阅览很多,虽不说能够把握陛下之心,也能够触摸一二。”



“郡县一体,大小要事决断于咸阳,长此以往,郡县自弱,郡县弱,则国弱,国弱,则缘由法弱。”



“法弱,无疑混乱之始!”



“封国诸侯,或许分化陛下权柄,然……赐封王族血脉抚镇四方,管辖四方,拱卫帝幾咸阳。”



“纵为诸侯,也为赢秦宗族,诸夏仍为在手!”



“郡侯以为何?”



在咸阳待了数十年,文信候之后,虽说自己不为咸阳中枢,可……许多事情自己都知晓。



甚至于,更能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这位陛下!



郡县一体!



优点与劣势,自己也能够琢磨出来。



封国诸侯!



优点与劣势,也很明显,数千年来,已经证明了。



更有一点,没有任何一种制式是完美的,郡县一体的缺陷也很明显,大小之事决断于咸阳。



长此以往,郡县自弱,这是必然!



举国郡县,郡县弱,国自然弱小,外显便是疲弊之事甚多。



至于秦国法家之道!



法家之道自然极好,可当年商君也曾说过,法家的真正强大在于君主,果然君主守法、明法,则法家极强,国家极强。



秦国百多年来,因此而一统诸夏,便是明证。



然而,法家之力操持于君主之手,谁可以保证每一位君主都如陛下这般英武?



果然遇到平庸的君主,遇到昏聩的君主,又当如何?



手握法术势,法家之道也就乱了。



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因为法是人创出的规矩,如何操纵也在人手中。



果然封国诸侯,诸侯尽皆赢秦宗族血脉,在帝幾之地强大之时,诸夏无忧,诸侯镇守四方。



果然帝幾之地弱,哪怕出现三代以来诸侯乱象,也只是赢秦宗族的内斗,无论最后谁胜利,天下也只可能在赢秦手中。



这一点……难道郡侯不想要?



难道陛下不想要?



“刚成君不愧谋国老臣!”



周清赞叹道。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在自己面前明晰郡县一体、封国诸侯之事,且说的相当有道理,自己很欣赏。



“郡县一体,其专在上。”



“封国诸侯,其弊在下!”



“这一点……,当年大秦灭楚之后,陛下同本侯商论,本侯便是对陛下说过。”



“此两者,任由陛下决断。”



周清自案后起身,随意看向窗外,今日阳光正盛,学宫之内的夏日景色还是上佳的。



双手背负身后,回应刚成君蔡泽。



知晓利弊,然后决断。



未来的道路,周清也有些说不准了,终究……有一条思路是肯定的,那就是诸夏间想要再次出现春秋岁月诸侯纷争,不太可能了。



一统的诸夏,自大秦始!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