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八百四十四章 谪仙又要告人啊?
个捐款项目,鼓励大家捐款,帮助赤贫百姓。



有些朝臣心思比较活泛,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捐了很多钱。



从富豪变成了小康,从小康变成了温饱。



然后,他们成功的申请到了助学贷款。



然后,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证明自己是清官了,两袖清风的清官。



于是,朝臣们纷纷跟风捐款。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很感慨:你说好端端的,这是何必呢?



当然了,也有不肯申请助学贷款的,比如淳于越。



淳于老爷子就硬挺着,你要多少钱,我给你好了。



百官都很羡慕,但是谁也不敢说什么。



谁能有淳于越霸气呢?



毕竟淳于越的钱干干净净,都是挣来的,而他们的钱,都是贪污得来的。



算了,只要在朝中做官,总有挣钱的那一天,再忍忍吧。



朝臣们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谪仙虽然狠,但是没关系,朝廷给的俸禄毕竟很多。



更何况,自己在朝中做官,朝廷的政令,都是最先知道的,知道了这些政令之后,做生意的时候就可以无往而不利了。



现在的这些朝臣,哪个没有参与一些生意?



自从商贾治国以来,你不做点生意都不好意思出门和人打招呼。



或许以后这样攒攒,也能恢复家产也说不定。



至少钱是干净的,以后能睡个安稳觉了。



唯一觉得不爽的,就是百姓们铺天盖地的感谢朝廷,感谢谪仙。



毕竟在朝廷的安排下,商君别院已经把捐款分给了那些赤贫的百姓。



于是,那些百姓个个感恩戴德,他们这些捐款的朝臣,却没有多少人提起了。



据说这捐款,也不是直接给发的钱。



有的是修路,有的是修水渠,有的是通火车。



总之,百姓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百姓们的好日子确实来了,但是百官并不觉得快乐,因为百官的日子很难。



以前就是在朝堂上聊聊天,然后回家就可以喝酒听曲了,日子过得很安逸,很祥和。开开心心,普普通通,十分顺遂的过完这一生。



但是现在呢……



现在需要做的事太多了,在朝堂之上,要为经济问题费脑筋,回到家之后,还要思索自己的政令有没有问题。



因为经济太复杂了,往往一个错误的政策,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出现大乱子。



百官一边在心中暗暗感慨,一边在朝堂上参与讨论,各抒己见。



天杀的谪仙,竟然建议陛下专门派了一个小宦官,记录大家在朝堂上的发言。



谁的发言最有用,在现实中起作用的次数最多,就会给谁加分。如果有谁总是胡言乱语,说的驴唇不对马嘴,就会扣分。将来选人升迁的时候,分数也是一个参考选项。



分数高的人,会优先得到升迁。



谪仙说,如此一来,官员的认命就可以规范下来。



大秦就可以彻底做到选贤任能了,不会因为将来的某一位君王的好恶,而出现胡乱人用官吏的情况。



如此一来,大秦就可以长治久安了。



而朝臣们都觉得……



这……这不是扯淡吗?



从此以后,说话还得小心谨慎了?



百官很无奈,只能,每天在朝堂上精神抖擞,他们不想说话,因为说多错多,但是他们又不能不说话,因为不说话就无法升迁。



以前装聋作哑,尸位素餐,还是可以的,但是现在……那是万万不行了。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朝臣都急功近利,想要功成名就。但是……就算再淡泊名利的人,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年轻人一步步升迁,做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吧?



以前在朝堂之上,升迁是有一定的规则的,总的来说,是要论资排辈的。



这样大家面子上都能过得去。



可是现在……



唉,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这年头,做官也不容易了。世界上还有什么安逸的去处吗?



众人看了看坐在那里,昏昏欲睡的谪仙都恨得牙根痒痒。



这家伙的日子,倒是不错啊。



但是转念一想,谪仙提出来的奇思妙想,足够他在功劳簿上躺一辈子了,其他人,确实达不到啊。



这一点不服不行,只能认栽。



等朝臣们的大政方针议论完毕之后,李水缓缓地站起来了,说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