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2章 天下归唐
(第2更)



宴席之上,文武百官分左右而立,而松赞干布及禄东赞两人坐于次席,与李承乾同等位置。



至于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两人则在于主位之上。



此时的李世民红光满面。人逢喜事精神爽,说得便是他了。



因为就刚才而言,李承乾给他长足了面子。



他这人就是好面子,主要脸上有光,自然就开心不已。



从平日里他爱炫耀的毛病可以看出来,这货极喜面子问题。



同时在他心中,李承乾的地位再次拔升。



他还小声的与长孙皇后说道:“乾儿看来是长大了,懂得朕之心意,且还白得了两千匹马,这一点随朕!”



“乾儿是有皇上当年之风范!”



长孙皇后说道。



“那是当然,他可是朕与观音婢的儿子,传承了我们的所有优点!他不强,谁强?”



长孙皇后只是点头称是,作为李承乾的生母,她也是沾了些光。



李承乾在一边,早就听得真切,心中在骂,李世民你个臭不要脸的!老子的聪明是自己努力来的,怎么就你的功劳呢!臭不要脸。



但嘴上却是不讲,只是看着松赞干布与禄不赞两人在那里吹胡子瞪眼的。



这个时候的他们,心中肯定不爽,很想一走了之。



但碍于面子,还有一些关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场宴席,他们不得不参加。



不然的话,就是不给李世民面子,在大唐不给李世民面子,他们就不必活了。



这个地方不是吐蕃,由不得他们乱来。



即便是松赞干布很想离开,但禄东赞也是将他硬生生的拉了回来。



所以,松赞干布并没有什么好脸色。像是别人欠他几百万似的。



这时,李世民见众人都到来了,便开口道:“今天,朕十分开心,特设宴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



他话一落音,禄东赞立即出来道:“我代赞普谢过唐王陛下之款待。”



此人能当上国师,肯定也是有他的能耐存在的。



十分懂的外交之策,所以当李世民说出这话的时候,他应该怎么回应,都做得滴水不落。



这才是合格的国师应该做的。



李世民十分开心。



便道:“回座吧!来人,上国酒!接待来自远方的客人!”



完后,大家都纳闷,何为国酒?



什么时候大唐有国酒了?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



这就奇怪了,难道是李世民偷偷藏起来的酒?



直到有人将酒抬出来的时候,大家才明白怎么一回事。



当酒一开的时候,整个大殿内弥漫着大量的酒香。



有大臣们开始议论纷纷。



这是千日醉?



不!这酒比千日醉还醇香,不像是千日醉。



这种味道让人沉迷不已啊。



我朝何时有国酒了?



这些人讨论着,程咬金却是十分不屑的说道:“真是一群没有见过世面的家伙!此酒为高粱酒!皇上新封的国酒!”



这下有人问,为什么叫高粱酒。



李承乾在一边只是看着程咬金,这货应该要回答:“是高粱酿造的酒,当然叫高粱酒!”



果不其然,他真的这么应了。



“就和米酒一般,高粱酿造的酒,自然叫高粱酒了。”



他一说,李承乾却是说道:“非也!其中还有更深的意义所在。”



这下众人都将目光汇聚于李承乾身上。



程咬金更是纳闷。



怎么就不是呢?还有什么意义?



李世民同样也是如此。



这国酒命令也是李世民突然想到的,用得也是当日从英雄楼中取走的十大坛子酒。这每一大坛子少说也有百斤之重,十大坛便是一千斤酒。



这个李世民,真的是十分会借花献佛。将自己送的酒变成了国酒。



李承乾顿了好久,大家都有些等不急。



“乾儿你刚才说非也,那么这酒为何叫高粱酒?意义何在?”



李世民问道。



与此同时松赞干布等人也是郁闷不已,怎么就叫高粱酒呢?



“父皇,此高粱酒寓意不是高粱那么简单,而它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所在。”



这下算是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那么是什么呢?



李承乾缓缓的道:“一株株红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