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十四章 灯谜大会
因为身边是翎王,苏知聿饱受注目,看向她的眼神,多半是惋惜,更有甚者,指手画脚,轻叹着摇了摇头。


“哎……”


虽然翎王长得不怎么样,但这般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却是过了。苏知聿心里想着,回过神的时候,发现已经到了亭中。


亭子里已经坐着几位身穿华服,头戴着玉冠的人,看容貌,看气质,应当是身份不凡,苏知聿猜想应该是几位王爷。


“这位是璟王,这位是清王,这位是淮王。”翎王快速介绍完,已经一屁股坐下。


苏知聿微微躬身,朝着各位王爷行了礼。


璟王穿着藏蓝抽绞华服,头整洁的发髻上松散地插着一支玉簪,看起来风流又潇洒,他依在软塌上,抬眼似笑非笑地看着苏知聿,打趣地问翎王:“这位是?”


翎王倒了杯茶,招呼苏知聿在他身边坐下,随后便道:“这位啊……”他的尾音拖高,随后又低了下去,神神秘秘问道:“你猜。”


璟王盯着苏知聿看了半晌,做着思考状,随后笑着摇头,“你以前不是不带女眷的么?今儿怎么忽然兴起带了一个。”随即,他看向苏知聿,道:“不知是哪家小姐,竟得我容卿叔的青睐。”


苏知聿记起来,翎王的本名叫做温容卿。她淡淡笑了笑,正要说话,不料又被翎王打了岔,“别吓着人家小姑娘,别说这些有的没的,喝酒。”


璟王的视线从苏知聿身上离开,低头斟了杯酒,递给苏知聿,又问道:“小姐很是面生啊,我怎么从未见过?”


说来说去,还是说回到了苏知聿身上。


另外一位身穿墨绿织锦华服的人也笑了,道:“这场上的小姑娘这么多,你怎么就盯着这位?”他是淮王,璟王的三哥,而坐在他左手旁的,正是清王。


都说清王计谋深,太子中庸,淮王无能,除了太子,两个都在了。他们的虽坐在一块,可几乎没有什么交谈。


淮王看向翎王温容卿的时候,眼睛里透露着鄙夷,说话也夹枪带棒,句句讽刺。而清王独自在一旁饮酒,并未参与其中。


“好好好,我不说了,免得惹我卿叔生气。”璟王嘿嘿一笑,低头饮了一杯酒,又对着苏知聿道:“小姑娘,你尽管吃,别客气哈。”


苏知聿淡淡笑了笑,道:“多谢璟王。”


丝竹管弦声响起,宴会终究是开始了。场上的男男女女来到的便开始四处找花灯,猜灯谜。但苏知聿身边的几位王爷一动不动,吃着点心,嗑着瓜子,饮着小酒,谈笑风生。


她有些坐不住,趁着几人没注意,悄悄站了起来。


场上的花灯很多,但能猜灯谜的地方,几乎都围满了人。


苏知聿领了牌子,却没有往人多的地方去,而是去了一些灯少,人也少的地方。


“来人竟是蓬莱客。”她从花灯里抽出一张纸条,打开便看见了白纸上的谜语。璟王府的家丁见状,笑了笑,问道:“小姐,请将谜语写下来。”


苏知聿想了想,拿起笔,低头写了一个“山”字。


“恭喜小姐。”家丁递过来一支签,笑着问道:“可还要继续?”


苏知聿点头。


家丁又重新拿了一盏花灯出来,递给她,道:“请姑娘解答。”


她拿着纸条,读出了声,“南望孤星眉月升”,几乎没有犹豫,苏知聿答道:“这是村庄的‘庄’字。”


“啊,姑娘真是冰雪聪明。”家丁瞧着苏知聿思考的时间并不长,没有想到她这么快就知道了答案,“可否说一下,您是如何想到答案的呢?”


苏知聿笑了笑,将纸条放到家丁手里,“望的南边是一个王,孤星值得是一个点,而月升意为弯月,形像一撇,组合起来正好是个‘庄’字。”


家丁点头,随后又拿出一盏小花灯,看模样,像一只兔子。


“今日秋尽。”苏知聿轻声念道:“打一药名。”


她笑了笑,正要答,手里的字条却被拿了去。


“你……”


亭中,璟王看见这一幕,笑着饮了一杯酒,冲着璟王揶揄道:“呐呐呐,叔,你瞧瞧,有人打起了你那小姑娘的主意。”


翎王瞪了他一眼,“别叫我叔,这称呼可不能乱叫。”他还年轻,叫什么叔,再说这话给宫里那位听了去,可不得了。


璟王哈哈一笑,没说称呼的事情,而是朝着苏知聿的方向看去,又继续道:“你看见没?那小子的眼睛都要黏在人家姑娘身上了,啧啧,色胚,不矜持。”


清王看了璟王一眼,道:“五弟,说话注意点,这么多外人呢。”


“好好好好,二哥说的是。”璟王嘿嘿一笑,嘴上接受了清王的教训,行为上却没有,依旧是口无遮拦,想说什么说什么,“这姑娘答题答得很认真啊,该不会是冲着这头筹来的吧?”


“也许。”


翎王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反正肯定不是来见他的就是了。


淮王一向眼睛转了转,忽然站起身来,探头探脑地看了一圈,随后神神秘秘地问璟王,“五弟,你不是请了平南伯府上的五小姐么?怎么没来?”


他找平南伯府的五小姐,不过是想再笑翎王几句,而璟王像是想起了什么,眼睛迸发出光彩。


是啊,他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


去年百花宴,他可是特意留了苏知聿的名字,可当时人多,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