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0130 风骨如此
怪啊,他这么快就画好了啊?



不科学撒!



这可是一百头的骆驼啊,不可能这么就画好了。



接过画一看,土财主顿时气得一口老血吐出来。



画纸上就画了一座山,山的右边有半个骆驼脑



亲,本章未完,还有下一页哦^0^袋,山的左边是一个骆驼屁股。



旁边有诗特意注明。



”百头骆驼绕山走,九十八头在山后。尾驼露尾不见头,头驼露头出山沟。



这也算是个笑话吧,不过这幅画如果能传到今天的话,那可就是太值钱了。



在民国的时候,像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吴昌硕一些大师级的人物都是有明码标价的润笔费的。



那时候的润笔费也叫作润格。



像白石老人这样的巨匠,在做木匠的时候靠的是手艺吃饭,所以他卖画卖印从不耻于要钱。



最早的润格是清末诗人樊樊山给他定的篆刻润例。



”常用名印,每字三金。石广以汉尺为度,石大照加。石小二分,字若黍粒,每字十金。”



再往后是吴昌硕大师为他定的画作润格。



”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册页摺扇每件6元。”



到了白石老人五十六岁时候定居天都城,也是不讲究了,直接写了个卖画告白。



”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



这时候的白石老人的润格已经很高了,画一只虾多少钱,两只多少钱,那可是明码实价,童叟无欺的。



很多当时的文人雅士囊中羞涩。但又偏偏极爱煞了白石老人的画。



于是乎就有人厚着脸皮登门,奉上大洋多少,告诉白石老人,钱不够。但一心想求画,还请大师行个方便。



白石老人肯定不会坏了自己润格的规矩,规矩坏了,那名声也就坏了。



笑着收了钱。淡淡说道,莫慌。



钱少,有钱少的画法。



进屋作画,画成出来。但见一只虾活灵活现全身都在,另一只虾却是只有半个脑袋露在水面。



这就是白石老人的趣事,也是润笔费的趣事。



其实在神州历史上,还有两个人值得说一下,他们可是在扬名国外,赚了不少老外的银子。



一个是晚清的白龙山人王一亭。



说起来这个人在国人印象里知名度并不算高,但却是不失为一代大家。



曾经做过佛教协会的会长,法名觉器。又号梅花馆主,海云楼主。



王一亭跟弘一法师都是佛学大师,交往甚密。



曾经在魔都的传法的时候,弘一大师做了一幅字,大大的一张宣纸上,上半截写了一个佛字,下半截留空。



留空的半截,就由王一亭画一尊罗汉,呈交好友红树室主陆丹林。



王一亭早年师从大师任伯年,后来又与大师吴昌硕成为至交。



吴昌硕赠诗王一亭曰:”天惊地怪生一亭,笔铸生铁墨寒雨。”



就是这个人,他所画的罗汉图在东瀛简直卖疯了,比起在国内,他的名声在东瀛盖过任何人。



无数东瀛名家大师重金求购王一亭的罗汉图和书法,在东瀛,能拥有一幅王一亭的罗汉图或者书法的画,在当时,那就是真正的收藏大家。



()



亲,本章已完,祝您阅读愉快!^0^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