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0806 东西都还不错
。价格相当很高。



粗略的看了看房间里三张书桌上的文房四宝,飞速看完,金锋也是颇为激动。



这里面竟然有一方子从未想到过的砚台。



他的主人,赫然是最受后世子孙顶礼膜拜、被誉为神州脊梁的抗金名将。



文天祥!



当这方砚台出现在金锋手里



亲,本章未完,还有下一页哦^0^的时候,金锋也是被吓着了。



砚台放进水里的时候,颜色呈现出来的青中带紫,这是最好的老坑端砚,没有之一。



砚台上刻着一行草书。”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



这是传说中文天祥最著名的两方砚台之一的,丹青砚。



在南宋灭亡前,文天祥将此砚台赠予其幕府参谋谢翱。不久之后文天祥被元军俘虏,此砚便随谢翱辗转江南。谢翱死后,砚台下落不明。



却是跑到了这里来。



这让金锋太稀罕了。



在砚盒上面,赫然还刻着一行诗词。



落款是程济。



看到这个名字。金锋面色一下子变了。



程济是谁?



建文帝的二十二位亡臣之一,朱棣起兵靖难时期最为玄奇的一个人物。



《明史》正史中是这么记载程济的:”程济,朝邑人,有道术。”



传说这个人还跟明朝大国师刘伯温很有些关系。



这个程济,这个程济呀……



这方砚台原主人是亡国之臣的文天祥,最后一位主人同样是亡国之臣的程济。



一饮一啄,都是前定。



默默的把这个砚台收了起来,金锋转向下一间屋子。



下一间木屋里孤独的摆着一张床位,还有一些木箱子的家具,用料都是最高档的小叶紫檀和黄檀,乌木。



这些木料现在价值连城,但在六百多年前,却是漫山遍野随便砍伐。



轻轻的打开了木箱子,里面的衣服早已化为了尘埃,尚且保留着一些丝织品,大都因为年代久远。只剩下一些金丝银丝还在。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书籍,可惜装在箱子里也被进了水,烂成了一堆堆的碎片和纸浆。



金锋看得一阵阵心痛。慌不迭的捡起几本尚自保存完好的善本,翻阅了一看,心都跳出了胸膛。



”《汉书》”



”明刻板!”



这是朱元璋在位的时候下令雕刻的汉书,一般人还真用不起。



手里的汉书有四册。用的纸质是当时最好的罗纹纸,外有黄绫裱纸包皮。



这是属于皇宫专用的。



除了汉书之外,还有一本金刚经佛经善本,薄薄的一小册。有些缺页和残页。



书籍历来都是神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本书籍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大宝贝。



这些书籍金锋一一收了起来。在箱子里还放着不少的金器银器以及好些个铜钱。



看见这些铜钱,金锋可就笑开花了。



除了大中通宝、洪武通宝之外,竟然还有建文通宝。



这可是太稀罕,太罕见,太珍贵的东西了。



大中通宝是朱元璋起兵扛元之后铸造的,洪武通宝自然是他做了皇帝下令搞的。



他刚坐了江山那会可是下令全国通用大明宝钞的。



宝钞就是纸币,由此可见朱元璋在当时还是属于比较激进的人物。



这其实也不能怪他。因为在他刚登基那些年,全国都被打成一锅粥,北边的元蒙虽然已经退回了草原,但依然不容小觑。



内部民不聊生,很多地方元气大伤,全国户口为一百六十一万余,仅为宋朝的十分之一。



说白了就是没劳动力了。



在没劳动力的情况下,自然谈不上什么开采,也导致了洪武初期的时候,全国贵重金属稀缺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后面铸造的洪武通宝杂质成份不堪入目,流传下来的极少。



这些洪武通宝当中,背面刻着当十,五,三,二各种字体,这是一枚当几枚的意思。



虽然过去了六百多七百年,这几枚洪武通宝藏在木箱子里也算是保存得相当完好。



()



亲,本章已完,祝您阅读愉快!^0^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