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催妆》 第七十六章 花灯(二更)
正月十五,上元节这日,天空飘起了细雪,正应了流传的那句古话“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飘雪落在花灯上,给花灯蒙了细细一层雪罩,灯光从薄雪中透出,十分漂亮。



每年这一日,宫里宫外,京城大街小巷,都十分热闹。各府的年轻人都会出府,约着去街上看花灯,皇帝若有兴致,也会在这一日微服出宫到民间感受一年一度的盛景。



今年因这一日下了飘雪,尤其显得与往年不同,已有许多年不见雪打灯了。



今年因为长兴街一事,凌画受伤,太子被废,使得这个年都没了喜庆味,虽然重新立了太子,但皇帝到底是影响了心情。所以,他今年本来不打算出宫了。



但在萧枕对他告退时,皇帝看了一眼天色,今日萧枕比往日早了一个时辰说要离开,他问:“外面的雪不大,天色还早,这么早就要出宫?”



萧枕点头,“儿臣想出宫去转转。”



皇帝看了一眼外面挂的花样宫灯,因雪落在上面,分外漂亮,他有了些心情,问:“你是打算去栖云山?”



萧枕摇头,“就是去街上看看花灯。”



皇帝闻言道:“听说今年街上的花灯多种多样,朕也有所耳闻。你可约了别人一起?”



萧枕摇头,“儿臣不曾约别人一起。”



皇帝站起身,“既然如此,朕便跟你一起去街上看看吧!”



萧枕愣了一下,“街上人多杂乱,又下着雪,父皇还是……”



“脱了这身衣服,街上有几个人认识朕?”皇帝摆手,“雪不大,细细碎碎的,这雪打灯甚是应景,若是去往京城的街上,应该很是别有一番趣味,你也换了身上的衣服,我们父子二人还不曾一起逛过街,今日正好去逛逛。”



萧枕看向赵公公。



赵公公笑呵呵地,“陛下既然想跟太子殿下一起去街上走走,太子殿下就应了吧,多派些护卫跟着,再通知京兆尹的许大人和五城兵马司的赵大人让人防卫好京城的治安,陛下转一圈就回来,京中近日太平,应该出不了什么事儿。”



萧枕抿唇,只能答应下来。



赵公公连忙让人忙乎起来,伺候皇帝换了常服,萧枕也换掉了身上的朝服,二人一起由护卫护着,出了皇宫。



马车由宫门驶到主街,皇帝和萧枕由人护着从车上下来,一起沿街而走。



皇帝看着两旁的花灯道:“今年的花灯确实花样很多,被雪这么一打,沿街看来,的确赏心悦目。”



萧枕点头,心想自然是赏心悦目的,可惜,凌画没法欣赏,这盛景便宜了许多人,却没便宜到她。



上元节的热闹,不止是单单的赏花灯,还有杂耍,糖人,各种猜灯谜的游戏摊子,花样极多。



走了半条街,有一处围着的人极多,皇帝颇有兴趣,挤进人群去看。萧枕自然要跟进去,大内侍卫也顺利地挤进人群,护卫在皇帝和萧枕身侧。



皇帝看了片刻,对萧枕说:“这个摊主有意思,猜谜题闯十关,送那对鸳鸯灯,朕瞧着那对鸳鸯灯十分不错,工艺好,材质好,式样也是独特,是这一条街的花灯都比不了的,不如你将他得了。”



萧枕自然也看到了那对鸳鸯灯,声音很温和,“儿子得了它也无用,留给旁人吧!”



“你也该娶妻了。”皇帝趁机提醒。



萧枕也提醒皇帝,“父亲怕是忘了,儿子以前说过,一日不见母亲,儿子一日不娶妻。”



皇帝恼怒,“如今与以前怎能一样?”



言外之意,如今你已是太子了。



萧枕面色平静,“也没有什么不一样,都是父亲的儿子而已。”



皇帝一噎。



赵公公见萧枕真没有想得那对鸳鸯灯的打算,连忙凑上前,打圆场,“老爷、公子,前面还有更有趣的呢。”



皇帝哼了一声,因在街上,到底没发作,出了人群,往前走去了。



萧枕却站着没动,对摊主指了指鸳鸯灯旁边的一盏葫芦灯,对坛主问:“这盏灯怎么猜?”



“哎呦,公子,您可真是好眼力,这盏葫芦灯远看着简单,凑近了您就能发现,里面大有乾坤,是一盏套灯。”摊主将那盏葫芦灯拿到萧枕面前,凑近了给他看,“您看到没有?从这里拧开开关,里面还有一个小葫芦,是福禄灯。”



萧枕点头,“看到了。”



摊主对他说,“跟那对鸳鸯灯一样,也是猜对同等的十道谜题,您若是猜对了十道谜题,可以选那对鸳鸯灯,也可以选这单只的福禄灯。不过猜一回,十两银子,您都猜对了,这盏灯就白送您,分文不取,若是猜不对,那您猜对几题,就对应着第几题能得到的花灯,绝对不会让您空手而归。除非,您一题都猜不对,否则不亏。”



萧枕点头,“那将谜题拿来吧!”



摊主将花灯放回原处挂上,将谜题递给萧枕。



皇帝本来气哼哼地要走了,如今见萧枕要猜谜题,又转身回来,看着他猜。



萧枕眼睛都不眨,一道道的谜题,在他的眼里,似是十分简单,不多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